未识一丁的成语故事


未识一丁

拼音wèi shí yī dīng

基本解释丁:“个”的讹字。不认识一个字,指没有文化的人。亦作“目不识丁”、“不识一丁”。

出处《旧唐书·张弘靖传》:“今天下无事,汝辈挽得两石力弓,不如识一丁字。”


暂未找到成语未识一丁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未识一丁)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公子哥儿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五回:“见安公子那一番举动,早知他是不通世路艰难,人情利害的一个公子哥儿。”
迷离惝恍 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槐西杂志三》:“惟留二百余金,恰足两月余酒食费,一家迷离惝恍,如梦乍回。”
异军突起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项羽本纪》:“少年欲立婴便为王,异军苍头特起。”
掩人耳目 《新刊大宋宣和遗事》:“事迹显然,虽欲掩人之耳目,不可得也。”
公正无私 荀况《荀子 赋》:“公正无私,反见从横。”
有劳有逸 唐·欧阳詹《鲁山令李胄宴僚吏序》:“歌发其所自和,舞发其所自乐,穷八荒,竭千钟,强发扬,课丝竹,则有劳有逸,岂合欢之意欤!”
涂炭生民 明·沈采《千金记·登拜》:“狂秦暴虐,涂炭生民。”
目不识字 清·顾炎武《与友人论门人书》:“矧纳赀之例行,而目不识字者可为郡邑博士。”
男盗女娼 明 谢谠《四喜记 天佑阴功》:“眼前之报,男盗女娼,灭门绝户,日后之报。”
过化存神 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上》:“夫君子所过者化,所存者神,上下与天地同流。”
斩蛇逐鹿 西汉·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高祖被酒,夜径泽中,令一人行前。行前者还报曰:‘前有大蛇当径,愿还。’……乃前,拔剑击斩蛇。”
心惊肉战 元·无名氏《争报恩》第三折:“不知怎么,这一会儿心惊肉战,这一双好小脚儿,再走也走不动了。”
铿金霏玉 清·钮琇《觚剩·樵隐》:“崔出《樵隐近咏》相示……黄不觉惊赏曰:‘此真铿金霏玉之音也。’”
消声灭迹 《艺文类聚》卷三六引北周庚信《五月披裘负薪画赞》:“禽巢欲远,鱼穴惟深,消声灭迹,何必山林!”
秉公办事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85回:“昨儿巡抚吴大人来陛见,说起令尊翁前任学政时,秉公办事,凡属生童,俱心服之至。”
敝盖不弃 《礼记 檀弓下》:“仲尼之畜狗死,使子贡埋之,曰:‘吾闻之也,敝帷不弃,为埋马也;敝盖不弃,为埋狗也。’”
托凤攀龙 晋·陈寿《三国志·蜀志·扬戏传》:“宗计于朝,或异或同,敌以乘衅,家破人亡。乖道反德,托凤攀龙。”
发奋蹈厉 邹韬奋《萍踪寄语》:“总以为社会大众谋幸福为第一义;发奋蹈厉,艰苦备尝,为的是这件事。”
有话则长,无话则短 清·黄世仲《洪秀全演义》第七回:“且说洪秀全、胡以晃、韦昌辉、洪仁发数人离开桂平县城,披星戴月,不分昼夜奔程。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不一日到了金田。”
豕食丐衣 清·唐甄《潜书·孝功》:“观其境内,冻饿僵死犹昔也,豕食丐衣犹昔也。”
龙阳之兴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回:“原来薛蟠自来王夫人处住后,便知有一家学,学中广有青年子弟,不免偶动了龙阳之兴,因此也假来上学读书。”
堆积成山 邓小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在目前的历史转变时期,问题堆积成山,工作百端待举,加强党的领导,端正党的作风,具有决定的意义。”
黄绢幼妇 宋·金盈之《醉翁谈录·约朋友结果檄书》:“文妙黄绢幼妇,赋高乌有子虚。”
小隙沉舟 《关尹子 九药》:“勿轻小事,小隙沉舟;勿轻小物,小虫毒身。”
神魂失据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21回:“是夜多浑虫醉倒在坑,二鼓人定,贾琏便溜进来相会,一见面早已神魂失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