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艾分痛的成语故事


灼艾分痛

拼音zhuó ài fēn tòng

基本解释比喻兄弟友爱。

出处《宋史·太祖纪》:“太宗尝病亟,帝往视之,亲为灼艾。太宗觉痛,帝亦取艾自炙。”


灼艾分痛的典故

北宋时期,宋太祖赵匡胤的弟弟赵匡义得病,十分痛苦。太祖去探望他并亲自为他灼艾治病。赵匡义感到很疼痛,叫了出来。太祖于是将热艾往自己身上灼烧,的确很痛,这样做可以分担弟弟的痛苦,赵匡义感到十分感动。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灼艾分痛)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骄生惯养 胡朴安《中华全国风物志 江苏 吴县之奇俗》:“富贵家之小孩,骄生惯养,大半身体柔弱,时膺疾病。”
温柔乡 汉·伶玄《飞燕外传》:“是夜进合德,帝大悦,以辅属体,无所不靡,谓为温柔乡。”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杨成武《层层火阵烧野牛》:“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在粉碎日寇‘驻屯清剿’的斗争中,冀中人民的天才创造——地道战,大显神威。”
崇论闳议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必将崇论闳议,创业垂统,为万世规。”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国语·周语上》:“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左旋右抽 《诗经·郑风·清人》:“左旋右抽,中军作好。”
啛啛喳喳
横殃飞祸 晋·葛洪《抱朴子·遐览》:“其经曰:家有三皇文,辟邪恶鬼、温疫气、横殃飞祸。”
步步进逼 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28回:“他俩见凌、通二妖步步进逼,心中也是大怒,忙使手中兵器上前敌住。”
吹毛数睫 《明史·黄道周传》;“自古迄今,决无数米量薪,可成远大之猷;吹毛数睫,可奏三五之治者。”
明光铮亮 西虹《家》:“窗户上的大玻璃明光铮亮。”
一时之秀 《周书·唐瑾传》:“时六尚书皆一时之秀,周文自谓得人,号为六俊。”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二十四卷:“后主问帝:‘萧妃何如此人?’帝曰:‘春兰秋菊,各一时之秀也。’”
半身不遂 汉 张仲景《金匮要略方论 中风历节》:“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或臂不遂者,此为痹脉微而数中风侠然。”
手零脚碎 元·杨显之《潇湘雨》第四折:“我道你是聪明的卓氏,我道你是俊俏西施,怎肯便手零脚碎窃金赀,这都是崔通来妄指。”
人单势孤 京剧《猎虎记》第十场:“劫牢之后,倘若登州兵马杀来,我等人单势孤,只怕寡不敌众。”
挤手捏脚 清 夏敬渠《野叟曝言》第六十五回:“每日在路,俱有人瞧着锦囊,挨肩擦背,挤手捏脚。”
齐驱并进 沙汀《淘金记》:“在进行当中就又逐渐分化起来,谈话的便变成了好几组了,各不相涉地齐驱并进。”
鲸波鳄浪 清·南荃居士《海侨春传奇·疯诉》:“望鲸波鳄浪连天涌,莽天涯沓沓濛濛。”
邈若河山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鲁公女》:“今近在咫尺,而邈若河山,恨何如也!”
独具一格
省吃细用 《中国民谣》:“省吃细用勤劳动,好吃懒做不是人。”
楚囊之情 《左传·襄公十四年》:“楚子囊还自伐吴,卒。将死,遗言谓子庚:‘必城郢!’君子谓子囊忠……将死,不忘卫社稷,可不谓忠乎!”
言多伤倖
殚财竭力 唐·李邕《海州大云寺禅院碑》:“粤若殚财竭力,刻桷雕题,积四三年,模造化意。”
传诵不绝 穆欣《南线巡回·又照秦淮一叶枫》:“那篇数百年来传诵不绝的《正气歌》,博得广大人民的热爱和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