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渴掘井的成语故事

拼音lín kě jué jǐng
基本解释临:到;掘:挖。口渴了才去挖井。比喻事先不做好准备;事到临头才动手想办法。
出处明 朱伯庐《游家格言》:“宣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
临渴掘井的典故
春秋时期,鲁昭公亲近小人,不听品格高尚之人的规劝,结果被赶出国家,逃到了齐国,这才明白自己原来的所作所为是错误的。齐景公觉得昭公已知道悔过,认为若让他回去,应该能成为一个贤良的国君。齐国大夫晏子却认为:掉在水里的人,一定要等到掉进水里以后,才会想起应该防备失足;迷路的人,迷失了方向之后,才知道应该注意路径。犹如面临灾难的人,才急着铸造兵器;吃东西塞住咽喉的人,才急着去挖井取水(这就是成语临渴掘井的意思)。虽然这时候用最快的速度,但是已经来不及了。平时对各种事情不做准备,不加提防,等到事情已就要发生时,才忙着采取措施去应付,那是行不通的。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临渴掘井)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大摇大摆 |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五回:“次日早晨,大摇大摆出堂,将回子发落了。” |
黄发台背 | 《诗经·鲁颂》:“黄发台背,寿胥与诚。” |
握瑜怀玉 | 《南史·刘虬传》:“是以握瑜怀玉之士,瞻郑邦而知退,章甫翠履之人,望闽乡而叹息。” |
明白了当 | |
置诸高阁 | 廖仲恺《作事必须有恒心》:“当时兄弟以为这种书干燥无味,太没意趣,所以不甚当心,遂置诸高阁。” |
丈夫双泪不轻弹 | 元·李洞《双调夜行船·送友归吴》:“丈夫双泪不轻弹,都付酒杯间。” |
家贫亲老 | 西汉·刘向《说苑·建本》:“子路曰:负重道远者,不择地而休;家贫亲老者,不择禄而仕。” |
汤去三面 | 《史记·殷本纪》:“汤出,见野张网四面,祝曰:‘自天下四方皆入吾网。’汤曰:‘嘻,尽之矣!’乃去其三面,祝曰:‘欲左,左。欲右,右。不用命,乃入吾网。’诸侯闻之,曰:‘汤德至矣,及禽兽。’” |
连镳并轸 | 清·沈德潜《明诗别裁集》序:“刘伯温高格,并以高季迪、袁景文诸人各逞才情,连镳并轸。” |
劳形苦心 | 鲁迅《故事新编 非攻》:“劳形苦心,扶危济急,是贱人的东西,大人们不取的。” |
以戈舂黍 | 《荀子·劝学》:“不道礼宪,以《诗》、《书》为之,譬之犹以指测河也,以戈舂黍也,以锥餐壶也,不可以得之矣。” |
珠歌翠舞 | 宋·周邦彦《尉迟杯·离恨》词:“冶叶倡条俱相识,仍惯见珠歌翠舞。” |
雕虫小技 | 《隋书 李德林传》:“雕虫小技,殆相如、子云之辈。” |
千里姻缘一线牵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57回:“自古道:'千里姻缘一线牵'管姻缘的有一位月下老儿,预先注定,暗里只用一根红线,把这两个人的脚绊住。” |
豁然顿悟 |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贾奉雉》:“贾豁然顿悟,曰:‘翁不知贾奉雉即某是也。’翁大骇,走报其家。” |
风飧露宿 | 宋·陆游《壮士吟》:“风飧露宿宁非苦,且试平时铁石心。” |
别饶风致 | |
适以相成 | 老舍《赵子曰》:“他们两个好像庙门前立着的那对哼、哈二将,唯其不同,适以相成。” |
千年一律 | 明·李贽《题孔子像于芝佛院》:“万口一词,不可破也;千年一律,不自知也。” |
五行并下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应奉传》:“奉少聪明,自为童儿及长,凡所经履,莫不暗记,读书五行并下。” |
走石飞砂 |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87回:“走石飞砂势更凶,推云拥雾乱行踪。暗藏妖孽来窥户,又送孤帆过楚峰。” |
下寨安营 | |
卓伟之才 | 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张温传》:“戴赫烈之宠,体卓伟之才。” |
临难不屈 | 《旧唐书·刘弘基传》:“高祖嘉其临难不屈,赐其家粟帛甚厚。” |
尧趋舜步 | 《宋史·乐志》:“皇帝降席,流云四开,尧趋舜步,下蹑天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