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狼之心的成语故事

拼音hǔ láng zhī xīn
基本解释比喻凶残的野心。
出处汉·刘向《说苑·正谏》:“今秦,四塞之国也,有虎狼之心,恐其有木梗之患。”
虎狼之心的典故
战国时期,孟尝君准备去西边的秦国,门客用寓言谏之说:在淄水听到土耦人与木梗人的对话,木梗人说土耦人前身是土,遇水必化。土耦人说木梗人是东园之桃,遇水漂泊异乡。秦国有虎狼之心,不能去。孟尝君才能门客的意见,不敢去秦国。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虎狼之心)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整整齐齐 |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四折:“打扮得整整齐齐,则等做女婿。” |
图谋不轨 | 晋 陈寿《三国志 王彬传》:“因勃然数敦曰:‘兄抗旌犯顺,杀戮忠良。图谋不轨,祸及门户。” |
软硬兼施 | 张扬《第二次握手》:“这位神甫满脸堆笑,帮着苏凤麒一唱一和,软硬兼施地劝告苏冠兰结婚。” |
恶叉白赖 | 元·马致远《青衫泪》:“更待要秦楼夜金钗客,索甚么恶叉白赖,闹了洛阳街。” |
洪水横流 | 《孟子·滕文公上》:“当尧之时,天下犹未平,洪水横流,氾滥于天下。 |
目断魂消 | 明·无名氏《精忠记·辞母》:“只今别去,山长水遥,意匆匆远离膝下,目断魂消。” |
强嘴硬牙 | 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二部:“花永喜娘们,胆大心尖,强嘴硬牙,老花说不过她,干仗总是吃败仗。” |
魂飞胆裂 | 向春《煤城怒火》第二十章:“小岛左堵右挡支持不住,看到刘铁冲在前边直取他来,吓的他魂飞胆裂,关山一群保护着小岛狂跑猛窜!” |
虚幻无实 | 宋·苏轼《书金光明经后》:“观诸世间,虽其可爱,而虚幻无实,终非我有。” |
不夷不惠 | 汉 扬雄《法言 渊蹇》:“不屈其意,不累其身,曰:‘是夷惠之徒欤?’曰:‘不夷不惠,可否之间也。’” |
九洲四海 | 唐·卢照邻《登封大酺歌》:“九洲四海常无事,万岁千秋乐未央。” |
腹非心谤 | |
吞刀吐火 | 汉·张衡《西京赋》:“吞刀吐火,云雾杳冥。” |
不期而会 | 《穀梁传 隐公八年》:“不期而会曰遇,遇者志相得也。” |
规旋矩折 | 汉·蔡邕《隶势》:“或长邪角趣,或规旋矩折,修短相副,异体同势。” |
追欢买笑 | 宋·柳永《传花枝》词:“遇良辰,当美景,追欢买笑。” |
鸡犬不留 | 清 吴趼人《痛史》第六回:“探马报说沿江上下全是元兵,江阴已经失守,常州已经被屠,常州城内鸡犬不留,知常州府事家铉翁不知去向。” |
鸿都买第 | 《后汉书·崔寔传》:“灵帝时,开鸿都门榜卖官爵,公卿州郡下至黄绶各有差。”《陈书·袁宪传》:“时生徒对策,多行贿赂,文豪请具束脩,君正曰:‘我岂能用钱为兒买第耶?’” |
遵而勿失 | 《史记·曹相国世家》:“且高帝与萧何定天下,法令既明,今陛下垂拱,参等守职,遵而勿失,不亦可乎?” |
流风馀韵 | |
月约星期 | 元·乔吉《行香子·题情》:“海誓山盟,白玉连环。月约星期,泥金小简。” |
搀行夺市 | 明 无名氏《大战邳彤》第一折:“这先锋合当我做,你怎幺来搀行夺市的。” |
斩关夺隘 | 刘伯承《回顾长征》:“长征中,红军斩关夺隘,抢险飞渡,杀退了千万追兵阻敌。” |
威风祥麟 | 《宋史·符瑞志中》:“元康四年,南郡获威风。”《宋史·乐志一》:“九年,岚州献祥麟。” |
长夜难明 | 毛泽东《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词:“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舞翩跹,人民五亿不团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