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猎西渔的成语故事

拼音dōng liè xī yú
基本解释谓处处涉猎而不专精。
出处唐·孙樵《骂僮志》:“凡为读书,东猎西渔,粗知首尾,则为有余。”
暂未找到成语东猎西渔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东猎西渔)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灵蛇之珠 | 《淮南子·说览冥训》:“譬如惰侯之珠,和氏之璧,得之者富,失之者贫。” |
丹书白马 | 《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申以丹书之信,重以白马之盟。”颜师古注:“白马之盟,谓刑白马歃其血以为盟也。” |
弃逆归顺 | 唐·韩愈《论淮西事宜状》:“自然相率弃逆归顺。” |
一路神祇 |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15回:“因指着应伯爵、谢希大说道:‘这两个天杀的,和他都是一路神祇。’” |
无旧无新 | 《尚书大传》第二卷上:“各安其宅,各田其田,毋故毋新。” |
自成一家 | 唐 刘知几《史通 载言》:“又诗人之什,自成一家,故风雅比兴,非三传所取。” |
目窕心与 | 汉·枚乘《七发》:“杂裾垂髾,目窕心与。” |
风靡一世 | 梁启超《生计学学说沿革小史》:“个人主义,渐得势力,所谓民约说、人权论等,渐风靡一世。” |
东敲西逼 | 蔡东藩《后汉通俗演义》第二回:“百姓又最怕输粮,地方官刑驱势迫,东敲西逼。” |
假途灭虢 |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56回:“此乃假途灭虢之计也。虚名收川,实取荆州。” |
与民同乐 | 《孟子·梁惠王下·庄暴见孟子》:“今王四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田猎也?’此无他,与民同乐也。” |
鸠占鹊巢 | 《诗经 召南 鹊巢》:“维鹊有巢,维鸠居之。” |
鸷狠狼戾 | 元·脱脱《金史》卷一百十一:“塔为人鸷狠狼戾,好结小人,不听朝廷节制。” |
探丸借客 | 《汉书·酷吏传·尹赏》:“长安中奸猾浸多,闾里少年群辈杀吏,受赇报仇,相与探丸为弹,得赤丸者斫武吏,得黑丸者斫文吏,白者主治丧。” |
豕窜狼逋 | 元·张国宾《薛仁贵》第一折:“看这赖功贼容颜如粪土,出辕门豕窜狼逋。” |
高车驷马 | 《史记·范睢蔡泽列传》:“范睢归取大车驷马,为须贾御之,入秦相府。” |
浞訾栗斯 | |
捰袖揎拳 | |
耻言人过 | 唐李华《御史中丞壁记》:“汉文好黄老,而公卿耻言人过。举盛德则仪形着矣,焉用察察缺缺以恟生人哉!” |
资怨助祸 | 西汉·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夫行危欲求安,造祸而求福,计浅而怨深,连结一人之后交,不顾国家之大害,此所谓‘资怨而助祸’矣。” |
弃其馀鱼 | 《淮南子·齐俗训》载:惠施为梁相,从车百乘,犹嫌不足。庄子泽边见之,弃其馀鱼,以示讽诫。 |
计功程劳 | 明·张居正《答督抚吴环洲言敬事后食之义书》:“人臣自靖之义,若铢铢两两,计功程劳,以责望于上,似非所谓怀仁义以事君者也。” |
才望兼隆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75回:“今卿亦须荐一才望兼隆者,代卿为妙。” |
神往神来 | 明·陆时雍《<诗镜>总论》:“假令以《石豪》诸什与古人作,便是首首皆情,此皆有神往神来,不知而自至之妙。” |
以聋辨声 | 战国·赵·荀况《荀子·修身》:“不是师法,而好自用,譬之是犹以盲辨色、以聋辨声也,舍乱妄无为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