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企踵的成语故事

拼音yǐn lǐng qǐ zhǒng
基本解释引领:伸长脖子;踵:脚后跟。伸长勃子,踮起脚跟。形容盼望十分殷切。
出处南朝·梁·萧统《大吕十二月》:“分手未遥,翘心且积,引领企踵,朝夕不忘。”
暂未找到成语引领企踵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引领企踵)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败俗伤风 | 参见“败俗伤化”。 |
户告人晓 | 西汉 刘向《列女传 梁节姑姊》:“梁国岂可户告人晓也?被不义之名,何面目以见兄弟国人哉!” |
无依无靠 | 元 李寿卿《伍员吹箫》第四折:“如今闪的我老身无依无靠,着谁人养赡我来,兀的不好苦也。” |
血光之灾 | 元 无名氏《盆儿鬼》楔子:“此卦洽谈室一百日内,有血光之灾,只怕躲不过去。” |
投笔从戎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班超传》:“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后立功西域,封定远侯。” |
救过不暇 | 宋·苏舜钦《上三司副使段公书》:“符檄督责,终日憔悴,而救过不暇,惘然自疑。” |
名垂竹帛 | 《吴越春秋 勾践伐吴外传》:“声可托于弦管,名可留于竹帛。” |
太上皇 | 《新唐书·突厥传》:“往国家初定,太上皇以百姓故,奉突厥,诡而臣之,朕常痛心病首,思一刷耻于天下。” |
粒米狼戾 | 先秦 孟轲《孟子 滕文公上》:“乐岁,粒米狼戾。” |
赤壁鏖兵 | 元·无名氏《两军师隔江斗智》第一折:“叵耐刘备那厮,暗地夺取荆州,想他赤壁鏖战,全仗我东吴力气。” |
染神刻骨 | 清·赵翼《瓯北诗话·南宋人著述未入金源》:“苏黄字迹,亦所矜赏,谓‘二公翰墨,片言只字,皆未名之宝,百不为多,一不为少。’是遗山之于苏黄,可谓染神刻骨矣。” |
贪天之功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二十四年》:“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 |
传宗接代 |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49回:“自己辛苦了一辈子,挣了这分大家私,死下来又没个传宗接代的人,不知当初要留着这些钱何用!” |
无庸置辩 | 郭沫若《抗战以来的文艺思潮》:“尊重民族形式并不是复古,那是无庸置辩的。” |
热熬翻饼 | 《唐宋遗史》:“取幽蓟如热熬翻饼尔。” |
惊惶失色 | 元 孔齐《至正直记 罗太无高节》:“司徒称名大呼,以手触扃。从官偕至者,动以百骑,惊惶失色” |
蚁萃螽集 | 《宋书 袁淑传》:“羯寇遗丑,趋致畿甸,蚁萃螽集,闻以崩殪。” |
塞井夷灶 |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成公十六年》:“曰:‘塞井夷灶,陈于军中,而疏行首。’” |
分星拨两 | 明·无名氏《十样锦》第三折:“我两个跟着你们背后接坐碗儿吃也罢,你怎么这般分星拨两的。” |
持蠡测海 | 《汉书·东方朔传》:“以管窥天,以蠡测海。” 唐·杜甫《赠特进汝阳王二十韵》:“谬持蠡测海,沉挹酒如渑。” |
楛耘失岁 | 战国·赵·荀况《荀子·天论》:“楛耕伤稼,楛耘失岁。” |
狐疑未决 | 《剪灯余话·贾云华还魂记》:“过横楼西,适有两巷相联,莫知何者可达,狐疑未决。” |
招花惹草 |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二回:“那一双积年招花惹草,惯细风情的贼眼,不离这妇人身上。” |
舞裙歌扇 | 宋·晁补之《南歌子》词:“东园捶鼓赏新醅,唤取舞裙歌扇,探春回。” |
权时救急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朱浮传》:“而浮秉征伐之任,欲权时救急,二者皆为国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