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寡言的成语故事


沉默寡言

拼音chén mò guǎ yán

基本解释沉默:沉静;不声不响;寡:少。不声不响;很少说话。也作“沉密寡言”、“沉静寡言”。

出处《新唐书 梁崇义传》:“后为羽林射生,事来瑱,沉默寡言。”


沉默寡言的典故

唐朝时期,长安人梁崇义投奔平定“安史之乱”的名将来瑱,跟随他到襄阳。他在军中沉默寡言,人们认为他沉稳,逐渐升迁到偏将地位。来瑱被诬陷后,群龙无首,大家推举他为首领,不久朝廷正式封他为节度使。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沉默寡言)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见多识广 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 蒋兴哥重会珍珠衫》:“还是大家宝眷,见多识广,比男子汉眼力,到胜十倍。”
床上叠床 明 徐渭《<四书绘>序》:“而传注讲章,转相缠说,未免床上叠床。”
法不责众 清·石玉昆《小五义》第38回:“大家一议论,法不责众,全走了。”
孝悌忠信 明·周楫《西湖二集·祖统制显灵救驾》:“凡遇人,只劝人以‘孝悌忠信’四字。”
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回:“操曰:‘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得意不宜再往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十回:“包公摇头道:‘得意不宜再往,待我细细思索便了。’”
声誉十倍 唐·李白《与韩荆州书》:“岂不以有周公之风,躬吐握之事,使海内豪俊,奔走而归之,一登龙门,则声誉十倍。”
狂风恶浪 姜树茂《渔岛怒潮》第一章:“对敌斗争,好比在海上遇到狂风恶浪,你怕它,不行。”
汗流浃肤 宋·洪迈《夷坚乙志·青童神君》:“[深父]梦若至诸天阁下……有人挤之,坠潭中,蹶然而寤,汗流浃肤。”
不落俗套 臧克家《京华练笔三十年》:“我学习写点评论性质的文章,给自己立两个标准。一个是独立思考,另一个是不落俗套。”
离离矗矗 明·张岱《陶庵梦忆·山艇子》:“竹节促而虬叶毨毨,如猬毛、如松狗尾,离离矗矗,捎捩攒挤,若有所惊者。”
蜂腰猿背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十九回:“腰里紧紧束着一条蝴蝶结子长穗五色宫绦,脚下也穿着鹿皮小靴:越显得蜂腰猿背,鹤势螂形。”
蔼然仁者 朱自清《儿女》:“子恺为他家华瞻写的文章,真是‘蔼然仁者’之言。”
百读不厌 宋 苏轼《送安惇秀才失解西归》诗:“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瑶台阆苑 明·沈受先《三元记·招婿》:“状元乃天禄石渠之贵客,小姐是瑶台阆苑之神仙。”
杀鸡抹脖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21回:“一席话说的贾琏脸都黄了,在凤姐身背后,只望着平儿‘杀鸡儿抹脖子’的使眼色,求他遮盖。”
宾客盈门 《旧唐书 窦威传》:“时诸兄并以军功致仕通显,交结豪贵,宾客盈门,而威职掌闲散。”
搽油抹粉 清·秋瑾《精卫石》序:“呜呼!尚凡以搽油抹粉,评老束足。”
自取其祸 宋 无名氏《新编五代史平话 唐史》卷下:“故门高之弑,乐器之焚,亦是自取其祸也。”
金革之世 南朝·梁·庾信《为杞公让宗师骠骑表》:“当今玉烛调和,既非金革之世。”
心坚石穿 宋 陆九渊《语录》:“俗谚云:‘心坚石穿’。即是一个人,如何不打叠教灵利。”
科头袒体 晋·葛洪《抱朴子·刺骄》:“若夫贵门子孙及在位之士,不惜典刑,而皆科头袒体,踞见宾客。”
视为寇仇 战国·邹·孟轲《孟子·离娄下》:“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焦眉皱眼 沙汀《兽道》:“街上十分冷落,几个站在门口看街的女人,老远就焦眉皱眼,随即退进门槛内面去了。”
系而不食 春秋·鲁·孔丘《论语·阳货》:“吾岂綔瓜也哉!鄢能系而不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