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力同心的成语故事

拼音bì lì tóng xīn
基本解释犹言齐心协力。
出处唐 陆贽《兴元论赐浑瑊诏书为取散失内人等议状》:“毕力同心,共平多难,止土崩于绝岸,收板荡于横流。”
暂未找到成语毕力同心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毕力同心)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儿女情长 | 南朝 梁 钟嵘《诗品 晋司张华》:“尤恨儿女情多,风云气少。” |
遥遥华胄 | 唐·李延寿《南史·何昌寓传》:“何昌寓为吏部尚书,尝有客姓闵,求官……谓坐客曰:‘遥遥华胄!’” |
金石丝竹 | 西汉 戴圣《礼记 乐记》:“金石丝竹,乐之器也。” |
马瘦毛长 |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五祖法演禅师》:“问祖意教意,是同是别,师曰人贫智短,马瘦毛长。” |
肃然起敬 |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规箴》:“弟子中或有惰者,远公曰;‘桑榆之光,理无远照,但愿朝阳之晖,与时并明耳。’执经登坐,讽诵朗暢,词色甚苦。高足之徒,皆肃然增敬。” |
细声细气 | 清·石玉昆《小五义》第24回:“就听里面细声细气地说:‘闻贤弟,你焉能知道两个人的来意?这是为御猫而来。” |
延颈企踵 | 汉·扬雄《剧秦美新》:“海外遐方,信延颈企踵,四面内向,喁喁如也。” |
不畏强御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党锢传序》:“天下模楷李元礼,不畏强御陈仲举。” |
包举宇内 | 汉·贾谊《过秦论》:“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 |
直眉睖眼 | 端木蕻良《科尔沁旗草原》:“那个直眉睖眼的小子是他们的炮手呵!” |
镂冰雕琼 | 明 杨慎《升庵诗话 孙器之评诗》:“刘梦得如镂冰雕琼,流光自照。” |
柔远怀来 | 唐·张九龄《敕剑南节度使王昱书》:“柔远怀来,在卿良算。” |
天昏地惨 |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21回:“只见天昏地惨,东西南北,茫然不辨。” |
急惊风撞着慢郎中 | 《晚清文学丛钞·瞎编奇闻》第五回:“这真是急惊风撞着慢郎中了,我家里死在床上,我如何等得急你呢?” |
泾浊渭清 | 《诗经·邶风·谷风》:“泾以渭浊,湜湜其沚。”孔颖达疏:“言泾水以有谓水清,故见泾水浊。” |
不毁之制 |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武宣卞皇后纪》:“而未著不毁之制,惧论报德之义,万世或阙焉。” |
日饮无何 | 宋·苏轼《赵既见和复次韵答之》:“酸寒可笑分一斗,日饮无何足袁盎。” |
桑户蓬枢 | 明·梁辰鱼《浣纱记·遣求》:“假如原宪是个善士,桑户蓬枢,颜渊是一个好人,箪食瓢饮。” |
鼻孔朝天 | 见“鼻孔撩天”。 |
击壤鼓腹 | 《庄子 马蹄》:“夫赫胥氏之时,民居不知所为,行不知所之,含哺而熙,鼓腹而游。” |
燕幕自安 | 清·柯超《辛壬琐记》:“[太平军]特于郡城北门外沿江一带建筑炮台数座,城上排列大炮,尚欲逞螳臂之力,燕幕自安。” |
居安虑危 | 《宋书·文五王传》:“龙舟所幸,理必利涉,然居安虑危,不可不惧。” |
渔经猎史 |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112卷:“进士王壡,渔经猎史之士也。” |
青春难再 | 明·冯惟敏《黄钟·醉花阴·酬金白屿》:“自古道青春难再,喜相逢笑口齐开。” |
嚎啕大哭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06回:“今日看他悲哀欲绝,心里更加不忍,竟嚎啕大哭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