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舟漏网的成语故事


吞舟漏网

拼音tūn zhōu lòu wǎng

基本解释见“吞舟是漏”。

出处清·王夫之《读通鉴论·秦始皇》:“宽斯严,简斯定,吞舟漏网,而不敢再触梁笱者何也?”


暂未找到成语吞舟漏网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吞舟漏网)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一文不名 西汉 司马迁《史记 佞幸列传》:“竟不得名一钱,寄死人家。”
万箭穿心 《野叟曝言》第七回:“[璇姑]再听到哥子末后一段说话,真如万箭穿心,竟放声大哭起来。”
磬竹难书 《旧唐书 李密传》:“磬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流风遗俗 宋·陆九渊《白鹿洞书院论语讲义》:“虽更衰乱,先王之典刑犹存,流风遗俗,未尽混然也。”
贫儿曝富 宋·苏轼《与程全父书》:“抄得《唐书》一部,又借得《前汉》一部,若了此二书,便得贫儿曝富也。”
犹豫不决 西汉 刘向《战国策 赵策三》:“平原君犹豫未有所决。”
塞狗洞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5回:“我有三万银子,我大八成的道台都可捐得了。我为什么拿钱塞狗洞!”
盘龙卧虎
海外扶余 清·张岱《与王白岳》:“海外扶余,隐然复有世界。”
还原反本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55回:“毒蝎枉修人道行,还原反本见真形。”
举眼无亲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二卷:“我举眼无亲,见了你,如见我女儿一般。”
齿落舌钝 《红楼梦》第二回:“那老僧既聋且昏,又齿落舌钝,所答非所问。”
乘高决水 宋·司马光《言为治所先上殿札子》:“陛下诚能行此二者……后日之政,如顺风吹毛,乘高决水,可以不劳而成功者。”
重义轻生 《晋书·忠义传赞》:“重义轻生,亡躯殉节。劲松方操,严霜比烈。”
别风淮雨 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 练字》“《尚书大传》有‘别风淮雨’,《帝王世纪》云‘列风淫雨’。‘别’‘列’‘淮’‘淫’,字似潜移。‘淫’‘列’,义当而不奇,‘淮’‘别’,理乖而新异。
刊心刻骨 闻一多《邓以蛰<诗与历史>题记》:“也没有一篇不刊心刻骨,博大精深。只要你肯埋着头,咬着牙,在岩石里边寻求金子。”
东抹西涂 清·龚自珍《金缕曲·沈虹桥广文小像题词》词:“只东抹西涂还肯。两载云萍交谊在,更十行斜墨匆匆印。”
布衣雄世 宋·叶廷珪《海录碎事·人事·敏慧》:“袁绍称郑玄以布衣雄世。”
含笑九幽 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公得此深明大义之贞姬,复有此为国捐躯之肖子,洵可含笑九幽。”
选歌试舞 宋·周密《露华·次张岫云韵》:“选歌试舞,连宵恋醉珍丛。”
上下翻腾
引绳排根 东汉 班固《汉书 灌夫传》:“亦欲倚夫引绳排根生平慕之后弃者。”
计劳纳封 《晋书·庾亮传》:“此之厚幸,可谓弘矣,岂复得计劳纳封,受赏司勋哉!”
问道于盲 唐 韩愈《答陈生书》:“足下求速化之术,不于其人,乃以访愈,是所谓借听于聋,求道于盲。”
继之以死 晋·陈寿《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