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获事足的成语故事

拼音jì huò shì zú
基本解释犹言如愿以偿。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应劭传》:“苟欲中国珍货,计获事足,旋踵为害,非为畏威怀德。”
暂未找到成语计获事足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计获事足)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如痴如醉 | 元·马致远《汉宫秋》第二折:“得见了王昭君,使朕如痴似醉。” |
走街串巷 | 老舍《四世同堂》:“虽说为了生活他得走街串巷,跟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可他从来没跟人动过手。” |
闻风破胆 | 唐·李德裕《授张仲武东面招抚回鹘使制》:“故能望影揣情,已深致虏之术;岂止闻风破胆,益坚慕义之心。” |
弃之敝屣 | 明 赵弼《三贤传》:“子食汉禄三世,而一旦弃之敝屣。” |
沉雄古逸 | 《清史稿·王时敏传》:“与时敏砥砺画学,以董源、巨然为宗,沉雄古逸,虽青绿重色,书味盎然。” |
重打鼓,另开张 | 老舍《二马》第四段:“搬家,跟父亲痛痛快快的说一回,或者甚至闹一回,闹完了,重打鼓,另开张,干!” |
千虑一得 | 春秋 齐 晏婴《晏子春秋 内篇杂下十八》:“婴闻之:圣人千虑,必有一失; 愚人千虑,必有一得。” |
桃红柳绿 | 元 贯云石《小梁州 春》:“春风花草满园香,马系在垂杨,桃红柳绿映池塘。” |
神郁气悴 | 清·薛福成《选举论下》:“厥后果迭充主考、学政,终以神郁气悴得疾遽殒。” |
得失参半 | |
恩恩爱爱 |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0卷:“聪明勤谨,父子恩恩爱爱,不教而善。” |
千唤万唤 |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智门祚禅师法嗣》:“师曰:‘却须吃棒,上堂啰舌沸,千唤万唤露柱因甚么不回头?’良久曰:‘美食不中饱,人吃便下座。’” |
通同作弊 | 元 白朴《墙头马上》第三折:“你与孩儿通同作弊,乱我家法。” |
行化如神 | 汉·荀悦《汉纪·武帝纪》:“当今陛下临制海内,一齐天下,口虽未言,声疾雷电,令虽未发,行化如神。” |
洗手奉职 | 唐·韩愈《唐故中散大夫少府监胡良公墓神道碑》:“建中四年,侍郎赵赞为度支使,荐公为监察御史,主馈给渭桥以东军,洗手奉职,不以一钱假人。” |
囊中羞涩 | 梁实秋《穷》:“别看我囊中羞涩,我有所不取。” |
轻裘缓辔 | 明·郭贞顺《上俞将军》:“轻裘缓辔踏地来,不减襄阳晋羊祜。” |
哀感顽艳 | 三国 魏 繁钦《与魏文帝笺》:“咏北狄之遐征,奏胡马之长思,凄入肝脾,哀感顽艳。”吕延济注:“顽钝艳美者皆感之。” |
东兔西乌 | 宋 吴潜《瑞鹤仙》:“愁高怅远。身世事,但难准。况禁他,东兔西乌相逐,古古今今不问。” |
旌旗蔽天 | 宋·周密《武林旧事·御教》:“戈甲耀日,旌旗蔽天,连亘二十余里,粲如锦绣。” |
涕泗滂沲 | 《南齐书·孔稚珪传》:“孔稚珪,字德璋,会稽山阴人也。祖道隆,位侍中。父灵产,泰始中罢晋安太守。有隐遁之怀,于禹井山立馆,事道精笃,吉日于静屋四向朝拜,涕泗滂沲。” |
针芥之契 | 杨树达《积微居小学述林·跋刘武仲鲁田兄弟手书诗卷》:“行可以余于武仲先生夙有针芥之契,属为题记。” |
捐弃前嫌 | 汉 王褒《九怀 株昭》:“瓦砾进宝兮,捐弃随和。” |
纵壑之鱼 | 汉·王褒《圣主得贤臣颂》:“千载一会,论说无疑,翼乎如鸿毛遇顺风,沛乎若巨鱼纵大壑。” |
酌古参今 | 清·冯桂芬《邵步青医学三书序》:“步青先生著有《四时病机温毒病说》,重订《万氏女科三书》,发挥经旨,无奥不显,酌古参今,易施于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