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巢捣穴的成语故事

拼音fén cháo dǎo xué
基本解释见“焚巢荡穴”。
出处清·李渔《比目鱼·办贼》:“用了第二计,可以焚巢捣穴,削草除根,不留一个余贼。”
暂未找到成语焚巢捣穴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焚巢捣穴)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一年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一卷:“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索,说到货物,我就没有胆气了。” |
显亲扬名 | 《孝经 开宗明义》:“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
进退两难 | 元 郑德辉《周公摄政》第一折:“娘娘道不放微臣进宫闱,进退两难为。” |
忿忿不平 | 《禅真逸史》第一回:“此时过往人众,见齐德受亏,俱忿忿不平。” |
如临大敌 | 《旧唐书 郑畋传》:“畋还镇,搜乘补卒,缮修戎仗,浚饰城垒,尽出家财以散士卒。昼夜如临大敌。” |
吃着不尽 | 宋·魏泰《东轩笔录》卷十四:“王沂公曾青州发解,及南省程试,皆为首冠。中山刘子仪为翰林学士,戏语之曰:‘状元试三场,一生吃着不尽。’沂公正色答曰:‘曾平生之志,不在温饱。’” |
手头不便 | 曾朴《孽海花》第五回:“兄弟不过一时手头不便,欠了他几个臭钱。” |
神州陆沉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轻诋》:“桓公入洛,过淮泗,践北境,与诸僚属登平乘楼,眺瞩中原,慨然曰:‘遂使神州陆沉,百年丘虚,王夷甫诸人不得不任其责!’” |
计无复之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季布栾布列传论》:“夫婢妾贱人感慨而自杀者,非能勇也,其计画无复之耳。” |
蚁穴自封 | 清 照槤《啸亭杂录 缅甸归诚本末》:“且明置缅甸宣慰司,表内未称宣旧衔;又有蚁穴自封,夜郎天外之言。” |
鬼哭神惊 | 《水浒传》第七十回:“张清带住枪杆,去锦袋中摸出一石子。手起处真似流星掣电,石子来吓得鬼哭神惊。” |
政简刑清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齐太公世家》:“太公至国,修政,因其俗,简其礼。” |
春兰秋菊 | 战国 楚 屈原《楚辞 九歌 礼魂》:“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洪兴祖补注:“古语云:春兰秋菊,各一时之秀也。” |
进退为难 | 《魏书·李冲传》:“若容舟楫,必须停滞,师老粮乏,进退为难。” |
聚敛无厌 |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规箴》:“王夷甫妇郭泰宁女,才拙而性刚,聚敛无厌,干豫人事,夷甫患之而不能禁。” |
栖栖遑遑 | 陆士谔《续孽海花》第33回:“不过栖栖遑遑,总要一车两马,我看常肃先生去买了车马再去实行才行。” |
砥砺琢磨 | 蔡东潘《民国通俗演义》第108回:“政府于诸生期许之重,凡兹再三申谕,固期有所鉴戒,勉为成材。其各砥砺琢磨,毋负谆谆告诫之意。” |
宦海风波 | 宋·陆游《休日感化》:“宦海风波实饱经,入将人世寄邮亭。” |
聚少成多 | 《汉书 董仲传》:“众少成多,积小致巨。” |
文无加点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文苑传·祢衡》:“衡揽笔而作,文无加点,辞采甚丽。” |
东讨西征 | 唐·杨炯《唐昭武校尉曹君神道碑》:“髫年学剑,卯岁论兵,以身许国,东讨西征。” |
折长补短 | 《韩非子 初见秦》:“今秦地折长补短,方数千里,名师数十百万,轮船国之号令赏罚,地形利害,天下莫如也。” |
强本弱末 | 西汉·司马迁《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诸侯有变,亦足率以东伐。此强本弱末之术也。” |
多闻阙疑 | 春秋·鲁·孔丘《论语·为政》:“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 |
知人之术 | 汉·荀悦《汉纪·成帝纪》:“治天下者,曹贤考功则治,简贤退功则乱,诚审思知人之术,论才选士,必称其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