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言正谏的成语故事

拼音zhí yán zhèng jiàn
基本解释同“直言极谏”。
出处《战国策·齐策四》:“寡人奉先君之宗庙,守社稷,闻先生直言正谏不讳。”
暂未找到成语直言正谏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直言正谏)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高山仰止 | 《诗经·小雅·车辖》:“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
忧心忡忡 | 《诗经 召南 草虫》:“未见君子,忧心忡忡。” |
五经扫地 | 《新唐书·祝钦明传》:“帝与群臣宴,钦明自言能《八风舞》,帝许之。钦明体肥丑,据地摇头睆目,左右顾眄,帝大笑。吏部侍郎卢藏用叹曰:‘是举《五经》扫地矣。’” |
洪炉点雪 |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佛印师四调琴娘》:“他原是明悟禅师转世,根气不同,所以出儒入墨,如洪炉点雪。” |
海枯见底 | 唐·杜荀鹤《感遇》:“海枯终见底,人死不知心。” |
见马克思 | 李栋《心心相印》:“我比老弟痴长五岁,河北沧州人氏,父亲一九六七年被‘造反派’赶去见马克思了;不久,母亲也悲伤过度,哀哀而逝。” |
疾风迅雷 | 西汉 戴圣《礼记 玉藻》:“君子之居恒当户,寝恒东首,若有疾风、迅雷、甚雨,则必变,虽夜必兴,衣服冠而坐。” |
鸿爪雪泥 | 语出宋·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雪上偶然留爪印。” |
唇敝舌腐 | |
走肉行尸 | 清·华伟生《开国奇冤·谋擢》:“尽热衷瞒神吓鬼,扮花面走肉行尸。” |
画饼充饥 | 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卢毓传》:“选举莫取有名,名如画地作饼,不可啖也。” |
骈首就僇 | |
分钗破镜 | 南朝·陈·徐德言《破镜》诗:“镜与人俱去,镜归人未归,当复姮娥影,空留明月辉。” |
操矛入室 | 语出《后汉书 郑玄传》:“时任城何休好《公羊》学,遂着《公羊墨守》、《左氏膏肓》、《谷梁废疾》。玄乃发《墨守》,针《膏肓》,起《废疾》。休见而叹曰:‘康成入吾室,操吾矛以伐我乎!’” |
热炒热卖 | |
别有洞天 | 唐 章碣《对月》诗:“别有洞天三十六,水晶台殿冷层层。” |
鹅毛大雪 | 唐·白居易《雪夜喜李郎中见访》:“可怜今夜鹅毛雪,引得高情鹤氅人。” |
乍暖还寒 | 宋·李清照《声声慢》词:“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宋 ·刘清夫《玉楼春》词:“柳梢绿小眉如印。乍暖还寒犹未定。” |
蜚黄腾达 | 曾朴《孽海花》第二回:“恭喜世兄一举成名,蜚黄腾达。” |
一家之言 | 西汉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
狗头鼠脑 | 《黑籍冤魂》第六回:“要说这林则徐,却不像那些狗头鼠脑的官员,要算我们中国的杰出人物。” |
游心骇耳 | 西汉·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褚少孙论》:“可以览观扬意,以示后世好事者读之,以游心骇耳,以附益上方太史公之三章。” |
飞燕游龙 | 清·洪昇《长生殿·舞盘》:“宛若翾风回雪,恍如飞燕游龙。” |
阒其无人 | 《周易 丰》:“窥其户,阒其无人。” |
粗袍粝食 | 《后汉书·袁京传》:“[袁彭]行至清,为吏粗袍粝食,终于议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