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正不桡的成语故事


守正不桡

拼音shǒu zhèng bù ráo

基本解释见“守正不挠”。

出处东汉·班固《汉书·刘向传》:“君子独处守正,不桡众枉。”


暂未找到成语守正不桡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守正不桡)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举善荐贤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二十回:“举善荐贤,乃美事也;卿何荐人于朝,即自焚其奏稿,不令人知耶?”
急流勇退 宋 苏轼《赠善相程杰》诗:“火色上腾虽有数,急流勇退岂无人。”
冠袍带履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78回:“一个捧着文房四宝,一个捧着冠袍带履。”
浸润之谮 先秦 孔子《论语 颜渊》:“浸润之谮,肤受之诉,不行焉,可谓明也已矣。”
一柱承天 元·袁桷《李士弘枯木风竹图》诗:“西山古渊人莫测,一柱承天万牛力。”
火树琪花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十七回:“于是进入行宫,只见庭燎绕空,香屑布地,火树琪花,金窗玉槛。”
一刻千金 宋 苏轼《春夜》诗:“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捻土焚香 元·孟汉卿《魔合罗》第一折:“我这里捻土焚香画地炉,我拜罢也忙瞻顾,多谢神灵佑护。”
沉吟不语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钱秀才错占凤凰俦》:“钱万选听了,沉吟不语。
韬形灭影 北齐·刘昼《新论·韬光》:“物之寓世,未尝不韬形灭影、隐质遐外,以全性栖命者也。”
蕉鹿之梦 战国·郑·列御寇《列子·周穆王》:“郑人有薪于野者,……,覆之以蕉,不胜其喜。”
至矣尽矣 《庄子·齐物论》:“有以为未始有物者,至矣尽矣,不可以加矣。”
修身齐家 元·无名氏《九世同居》第一折:“父亲,有甚么修身齐家的事,训教你儿者。”
尸位素餐 东汉 班固《汉书 朱云传》:“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
野鹤孤云 宋·王千秋《临江仙》词:“野鹤孤云元自在,刚论隐豹冥鸿。”
有话便长,无话就短 巴金《谈自己的创作·小序》:“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有话便长,无话就短。”
传柄移藉 《韩非子·三守》:“恶自治之劳惮,使君辐凑之变,因传柄移藉,使杀生之机,夺予之要在大臣。”陈奇猷集释引高亨曰:“藉,势位也。”
禁攻寝兵 梁启超《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三章第二节:“以禁攻寝兵为务。”
百口莫辩 清 俞樾《右台仙馆笔记 大虹村》:“细细幻形以挫辱之耳,然自此百口莫辩矣。”
具自陈道
尽释前嫌 蔡东藩《宋史演义》第二十九回:“卿与吕相有隙,今吕相亦愿用卿,卿当尽释前嫌,为国效力。”
表里相符 明 方孝孺《王待制私谥议》:“惟三代之学,本诸身心,著于行事,发于文辞,表里相符,华质不爽。”
毫发无遗 唐·韩愈《进顺宗皇帝实录表状》:“致有差误,圣明所监,毫发无遗,恕臣不逮。”
珠璧联辉 元·王结《偶感》诗:“凤麟呈瑞吾何与,珠璧联辉世岂多。”
魆风骤雨 明·无名氏《白兔记·私会》:“魆风骤雨,不入寡妇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