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宵食旰的成语故事

拼音yī xiāo shí gàn
基本解释指天未明就穿衣起身,天黑了才进食。常用以称谀帝王勤于政事。
出处语出唐太宗《执契静三边》诗:“衣宵寝二难,食旰餐三惧。”
暂未找到成语衣宵食旰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衣宵食旰)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如雷贯耳 | 元 郑廷玉《楚昭公》第四折:“久闻元帅大名,如雷贯耳。” |
尝胆卧薪 |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越王勾路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
凡桃俗李 | 明·王冕《题墨梅图》:“凡桃俗李争芬芳,只有老梅心自常。” |
白发千丈 | 唐 李白《秋浦歌》诗:“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
公买公卖 |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107回:“大人做道员时,驿上草料豆子,公买公卖,丝毫不亏累民户。” |
入室操戈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郑玄传》:“康成入吾室,操吾戈以伐我乎!” |
得薄能鲜 | |
纳履踵决 | 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一:“[原宪]楮冠黎杖而应门,正冠则缨绝,振襟则肘见,纳履则踵决。” |
一榻胡涂 | 鲁迅《书信集·致曹靖华》:“《铁流》在北平有翻版了,坏纸错字,弄得一榻胡涂。” |
殊形诡色 | 明·刘基《螇螰》:“凡物之殊形诡色,而无益于民用者,皆可谓之祥,可以谓之妖者也。” |
响震失色 |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权以示群下,莫不震响失色。” |
咎由自取 |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时有所闻,虽然是咎由自取,然而大家谈起来,总说这卜知府办的太煞认真的。” |
议论蜂起 | 宋·陈亮《又乙巳春(答朱元晦秘书熹)书》:“秘书与叔昌子约书,乃言‘诸贤死后,议论蜂起’。有独力不能支之意。” |
毁家纾难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庄公三十年》:“斗穀於菟为令尹,自毁其家,以纾楚国之难。” |
通脱不拘 | 叶圣陶《微波》:“你从前那么通脱不拘,大家都称赞。” |
裂石穿云 | 宋 陆游《黄鹤楼》:“平生最喜听长笛,裂石穿云何处吹。” |
以终天年 |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回:“师父只在此间过了,小弟奉养你母子二人,以终天年,多少是好!” |
入火赴汤 | 《四游记·老君道教源流》:“入火赴汤,下地上天,灰身没命,愿随大仙。” |
嚣张一时 | |
游山玩景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回:“虽也上过学,不过略识几个字,终日惟有斗鸡走马,游山玩景而已。” |
渊蜎蠖伏 | 明·归有光《明君恭己而成功论》:“渊蜎蠖伏之中,深宫宥密之地,俯仰之间,而抚四海之外,岂其疲智虑于一人之耳目哉?” |
汤烧火热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回:“又见他汤烧火热,自己守着他,歪在旁边劝他:‘只养病,别想着些没要紧的事。’” |
朝歌暮宴 | 元·白仁甫《梧桐雨》楔子:“寡人自从太真入宫,朝歌暮宴,无有虚日。” |
曙后孤星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9回:“十三妹者,盖曙后孤星。” |
丢盔抛甲 | 《孟子·梁惠王上》:“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