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竹弹丝的成语故事


吹竹弹丝

拼音chuí zhú dàn sī

基本解释吹奏管乐器,弹拨弦乐器。

出处唐·韩愈《代张籍与李浙东书》:“未必不如吹竹弹丝,敲金击石也。”


暂未找到成语吹竹弹丝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吹竹弹丝)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及笄年华 《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笄。”
吊形吊影 明·袁宏道《别恨篇为方子公赋》诗:“独自吊形吊影,谁人知暖知寒。”
安闲自在 明 李贽《焚书 预约 早晚礼仪》:“有问乃答,不问即默,安闲自在,从容应付,不敢慢之,不可敬之。”
别树一旗 清 袁枚《随园诗话》卷七:“唐义山、香山、牧之、昌黎,同学杜者;今年内其诗集,都有是别树一旗。”
乐昌破镜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24卷:“妾有乐昌破镜之忧,汝兄被缧绁缠身之苦,为虏所惊。”
气生气死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二回:“那妇人气生气死,和他合了几场气。”
天台路迷 《太平御览》卷九六七引《幽冥录》:“剡县刘晟,阮肇共入天台山取谷皮,迷不得返。”
不加思索 清 石玉昆《三侠五义》第95回:“包公将轿内随行纸墨笔砚,叫包兴递与妇人另写一张,只见不加思索,援笔立就,呈上。”
齿牙之猾 唐·柳宗元《唐故邕管招讨副使试大理司直兼贵州刺史邓君墓志铭》:“然以忧栗间于多虞,卒成耳环目之塞,道致齿牙之猾。”
大斗小秤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11回:“大斗小秤、奸盗诈伪、淫邪欺罔之徒,受那些磨烧舂锉之苦。”
取乱侮亡
大出风头 林语堂《谈中西文化》:“记得民国二十四年,中国戏剧诗文在外国大出风头。”
才高运蹇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31卷:“司马貌虽然出言无忌,但此人因才高运蹇,抑郁不平。”
龙屈蛇伸 清·陈恭尹《送雪公归耕苍梧歌》:“毛摧羽落君莫叹,龙屈蛇伸自终古。”
山南海北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57回:“比如你姐妹两个的婚姻,此刻也不知在眼前,也不知在山南海北呢?”
相对无言 宋 苏轼《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词:“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
如蝇逐臭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77回:“两只眼儿水汪汪的,招惹的赖大家人如蝇逐臭,渐渐做出些风流勾当来。”
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宋 苏轼《东坡集 赤壁赋》:“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抱打不平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十五回:“气的我只有替平儿打抱不平。
打成平手
浞訾栗斯
正言不讳 战国 楚 屈原《卜居》:“宁正言不讳以危身乎?”
真山真水 元·吴昌龄《东坡梦》第一折:“你看庐山,果然好景致也,端的真山真水。”
铄金点玉 唐·吴兢《乐府古题要解》上卷:“皆自伤清直芬馥,而遭铄金点玉之谤。”
三浴三熏 唐·韩愈《答吕瞖山人书》:“方将坐足下,三浴而三熏之,听仆之所为,少安无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