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水之喻的成语故事


舟水之喻

拼音zhōu shuǐ zhī yù

基本解释舟:船。对船和水的比喻,即水可以载舟,也可覆舟。老百姓可以帮助君王建立朝廷,也可以起来反抗推翻朝廷。

出处《三国志·魏志·王基传》:“愿陛下深察东野之弊,留意舟水之喻,息奔驷于未尽,节力役于未困。”


暂未找到成语舟水之喻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舟水之喻)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快刀斩乱麻 《北齐书 文宣帝纪》:“高祖尝试观诸子意识,各使治乱丝,帝独抽刀斩之,曰:‘乱者须斩!’”
一箭之地 元 无名氏《博望烧屯》:“放我一箭之地,埋锅造饭去。”
酣嬉淋漓 宋·欧阳修《〈释秘演集〉序》:“时人不能用其材,曼卿亦不屈以求合。无所放其意,则往往从布衣野老酣嬉淋漓颠倒而不厌。”
胆颤心寒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96回:“半空中一声霹雳,只震得三妖胆颤心寒。”
何必当初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28回:“宝玉在身后面叹道:‘既有今日,何必当初。’”
明升暗降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6回:“就是再添一千个都老爷,也抵不上两个监督、一个织造的好:这叫做‘明升暗降’。”
南贩北贾 汉·焦延寿《易林》卷八:“南贩北贾,与怨为市,利得自治。”
断长补短 《礼记 王制》:“凡四海之内,断长补短,方三千里,为田八十万亿一万亿亩。”
脸红筋涨
不轻然诺 清 百一居士《壶天录》中卷:“如严某者,其亦浊世之铮铮,而不轻然诺者与!”
伯歌季舞 汉 焦赣《易林 否之损》:“秋风牵手,相提笑语。伯歌季舞,燕乐以喜。”
隐隐绰绰 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88回:“那云气如飞而至,隐隐绰绰。”
首丘之念 《金史·时青传》:“仆虽偷生寄食他国,首丘之念未尝一日忘之。”
摸着石头过河 柳建伟《英雄时代》第26章:“水浅的时候,可以摸着石头过河。”
素不相识 晋 陈寿《三国志 吴志 陆瑁传》:“及同郡徐原,爱居会稽,素不相识,临死遗书,托以孤弱。”
不知其详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44回:“施御史家的事,我也略闻,不知其详。”
流风遗泽 宋·曾巩《太祖皇帝总叙》:“太祖经始大基,流风遗泽,所被者远,五圣遵业至今,百有二十余年。”
苦心竭力 汉·贾谊《新书·权重》:“夫秦日夜深惟,苦心竭力,以除六国之忧。”
遭际时会 陈夔龙《梦蕉亭杂记》卷一:“厥后遭际时会,擢授京尹。”
千金一壸
百足之虫 明 徐学谟《归有园尘谈》:“吝者自能致富,然一有事则为过街老鼠;侠者或致破家,然一有事则为百足之虫。”
同心敌忾 清·魏源《圣武记》第八卷:“勉以同心敌忾,为长庚雪雠愤。”
苟且行止
融洽无间 瞿秋白《文艺杂著 弟弟的信》:“他的哲学的所谓‘森林哲学’,应当与自然融洽无间的。”
缧绁之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2回:“我也自这般寻思。若不是贤兄如此周全,宋江定遭缧绁之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