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赫巍巍的成语故事


赫赫巍巍

拼音hè hè wēi wēi

基本解释显赫高大的样子。

出处唐 韩愈《贺册尊号表》:“众美备具,名实相当,赫赫巍巍,超今冠古。”


暂未找到成语赫赫巍巍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赫赫巍巍)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抱残守缺 东汉 刘歆《移书让太常博士》:“犹欲抱残守缺,挟恐见破之私意,而亡(无)从善服义之公心。”
称贤荐能 唐·白居易《有唐善人墓碑》:“接士,多可而有别,称贤荐能,未尝倦。”
瘦骨零丁 《中国民间故事选·老爷和奴才》:“牧人看见奶牛瘦骨零丁的样子,很生气。”
见怪不怪 宋 洪迈《夷坚三志 己 姜七家猪》卷二:“畜生之言,何足为信,我已数月来知之矣。见怪不怪,其怪自坏。”
子不语怪 春秋·鲁·孔丘《论语·述而》:“子不语怪、力、乱、神。”
硕大无比 曹禺《日出》第一幕:“下面的裤子也硕大无比,裤管总在地上磨擦着。”
不文不武 唐 韩愈《泷吏》诗:“不知官在朝,有益国家不?得无虱其间,不文亦不武。”
一家老小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回:“当日接了书信,便与弟曹德及一家老小四十余人,带从者百余人,车百余辆,径望兖州而来。”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七卷:“你若无事退回,我自养你一家老小,如要原钱还府,也是我出。”
疾雷不及塞耳 《淮南子 兵略训》:“故善用兵者,见敌之虚,乘而勿假也,追而勿舍也,迫而勿去也,击其犹犹,陵其与与,疾雷不及塞耳,疾霆不暇掩目。”
两虎相斗,必有一伤 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二》:“虎者,戾虫;人者,甘饵。今两虎争人而斗,小者必死,大者必伤。”
远隔重洋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52回:“无如远隔重洋,何能前去看来。”
牧猪奴戏 《晋书·陶侃传》:“樗蒲者,牧猪奴戏耳!”
敢想敢干 康濯《太阳初升的时候》:“其实既是个细琢细磨的能人巧匠,也有着敢想敢干的猛烈劲儿。”
白璧无瑕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第13卷:“问:‘不曾博览空王教略,借玄机试道看。’师曰:‘白璧无暇,卞和刖足。’”
盗名欺世 荀况《荀子 不苟》:“夫贫贱者则求柔之,是非仁人之情也,是奸人将以盗名于暗世者也,险莫大焉。”
不吝珠玉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九卷:“恰好听得树上黄莺巧啭,就对拜住道:‘老夫再欲求教,将《满江红》调赋“莺”一首,望不吝珠玉,意下如何?’”
迎新送故 唐·元镇《授马总检校刑部尚书天平军节度使制》:“有迎新送故之困,朝令夕改之烦,自非有为而为,曷若且仍其旧。”
眉高眼下 《白雪遗音·世态炎凉》:“世态炎凉如作戏,眉高眼下,且自不提。”
万民涂炭 《尚书·仲虺之诰》:“有夏昏德,民坠涂炭。”
财竭力尽 汉 古永《黑龙见东莱对》:“百姓财竭力尽,愁恨感天。”
没而不朽 唐·陈子昂《周故内供奉学士……墓志铭》:“昔子云称李元,常璩叙令伯,皆没而不朽。”
息怒停瞋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二折:“夫人休闪了手,且息怒停瞋,听红娘说。”
朱文之轸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张皓王龚传论》:“晨门有抱关之夫,柱下无朱文之轸也。”
协力齐心 清·林则徐《密陈以重赏鼓励定海民众诛灭敌军片》:“吾民协力齐心,歼除非种,断不至于误杀。”
诚惶诚惧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103卷:“真君事迹三卷,谨随表上进以闻,臣诚惶诚惧,顿首顿首,谨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