衔枚疾走的成语故事


衔枚疾走

拼音xián méi jí zǒu

基本解释衔:用嘴含;枚:像筷子的东西,两头有带,可系于颈上;疾走:快走。形容夜晚秘密急行军。

出处宋 欧阳修《秋声赋》:“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


暂未找到成语衔枚疾走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衔枚疾走)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豪情逸致 清·梁章钜《楹联丛话·三话·上·戏楼旧联》:“记得丁歌甲舞,曾醉昆仑,豪情逸致,飘飘若仙。”
亲如骨肉 江耀辉《红军鞋》:“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都十分难过,舍不得离开那里的亲如骨肉的人民群众。”
断头将军 晋 陈寿《三国志 蜀志 张飞传》:“卿等无状,侵夺我州,我州但有断头将军,无有降将军也。”
一去不返 梁遇春《寄给一个失恋人的信(二)》:“看着青春的易逝,才觉得青春的可贵,因此也更想能够在这一去不返的瞬间里得到无穷的快乐。”
一蛇两头 唐·韩愈《永贞行》诗:“一蛇两头见未曾,怪鸟鸣唤令人憎。”
打富济贫 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打日本,反汉奸是天经地义啦,他们又打富济贫,这全对他的劲。”
松茂竹苞 《诗·小雅·斯干》:“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如竹苞矣,如松茂矣。”
极天际地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68回:“颂魏公曹操功德‘极天际地,伊周莫及,宜进爵为王’。”
流光瞬息 明 徐霖《绣襦记 鸣珂嘲客》:“流光瞬息驹过隙,莫把青春枉抛掷。”
一唱一和 宋 陈叔方《颖川语小》下卷:“句法有正有奇,有呼有应。呼应者一唱一和,律吕相宜以成文也。”
龙凤呈祥 汉 孔鲋《孔丛子 记问》:“天子布德,将致太平,则麟凤龟龙先为之呈祥。”
趁虚而入 清 石玉昆《三侠五义》第40回:“如今百病趁虚而入。”
优孟衣冠 明 郑仲夔《耳新 立言》:“夫优孟衣冠,徒刻画于形似,终逊真神耳。”
回天乏术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25回:“占元保境有责,回天乏术,请查照前电,任命萧耀南为湖北督军,或可挽回危局。”
奔走呼号 清 吴趼人《痛史》第17回:“一时奔走呼号,哭声遍野,扶老携幼,弃业抛家,都往内地乱窜。”
染风习俗 《云笈七签》卷五六:“五气者,随命成性,逐物意移,染风习俗,所以变化无穷,不惟万数。”
苦难深重 罗广斌、杨益言《红岩》第四章:“苦难深重的农民,怎能再忍受反动派的蹂躏。”
分星拨两 明·无名氏《十样锦》第三折:“我两个跟着你们背后接坐碗儿吃也罢,你怎么这般分星拨两的。”
赫斯之怒 《诗经·大雅·皇矣》:“王赫斯怒,爰整其旅。”
吃着碗里,瞧着锅里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6回:“那薛老大也是‘吃着碗里,瞧着锅里’的,这一年来的时候,他为香菱儿不能到手,和姑妈打了多少饥荒。”
衣单食薄 毛泽东《向国民党的十点要求》:“例如八路军、新四军及其他军队,待遇最为菲薄,衣单食薄,弹药不继,医疗不备。”
班师振旅 《尚书·大禹谟》:“禹拜昌言,曰:‘俞。’班师振旅。”
注萤沃雪 《梁书·侯景传》高澄与景书:“若使旗鼓相望,埃尘相接,势如沃雪,事等注萤。”
枯朽之馀
痛可言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