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头讨脑的成语故事

拼音xún tóu tǎo nǎo
基本解释寻:探求。比喻寻个事情的由头。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7卷:“自此日逐寻头讨脑,动辄便是一顿皮鞭,打得体无完肤。”
暂未找到成语寻头讨脑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寻头讨脑)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条条大路通罗马 | 艾煊《大江风雷》第五部:“小司书不等何为说完,就打断了她的话,说:‘条条大路通罗马。’” |
沤珠槿艳 | 唐·高彦休《唐阙史·韦进士见亡妓》:“某非猎食者,哀君情切,因来奉救。沤珠槿艳,不必多怀。” |
摆架子 |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25回:“林之洋道:‘他果另眼相看,俺更要摆架子说大话了。’” |
任重道远 | 先秦 孔子《论语 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
温柔乡 | 汉·伶玄《飞燕外传》:“是夜进合德,帝大悦,以辅属体,无所不靡,谓为温柔乡。” |
刚戾自用 | 《史记·秦始皇本纪》:“始皇为人,天性刚戾自用,起诸侯,并天下,意得欲从,以为自古莫及己。” |
虫鱼之学 | 唐 韩愈《读皇甫湜公安园池诗书其后》诗:“《尔雅》注虫鱼,定非磊落人。 |
杳无影响 |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32回:“晁夫人起先等那官府有甚赈济的良方,杳无影响;又等那乡宦富室有什么捐输,又绝无音信。” |
齿甘乘肥 | 清·王韬《原士》:“而游惰者且齿甘乘肥,三代下之国家,所以有岌岌之势也。” |
造谣生事 | 鲁迅《书信集 致黎烈文》:“而漂聚于上海者,实尤为古怪,造谣生事,害人卖友,几乎视若当然。” |
鞠躬君子 | |
教妇初来,教儿婴孩 | 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 教子》:“俗谚曰:‘教妇初来,教儿婴孩。’诚哉斯语!” |
笃而论之 | 晋·裴启《语林》:“林公云:‘文度著腻颜,挟《左传》,逐郑康成,自为高足弟子;笃而论之,不离尘垢囊也!’” |
千唤万唤 |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智门祚禅师法嗣》:“师曰:‘却须吃棒,上堂啰舌沸,千唤万唤露柱因甚么不回头?’良久曰:‘美食不中饱,人吃便下座。’” |
世态炎凉 | 宋 文天祥《杜架阁》:“世态炎凉甚,交情贵贱分。” |
首尾夹攻 |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90回:“乾佑遣将,率精骑数万,从山南转出官军之后,首尾夹攻,官军骇乱,大败而奔。” |
矢石之间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光武帝纪》:“天下士大夫捐亲戚,弃土壤,从大王于矢石之间者,其计固望其攀龙鳞,附凤翼,以成其所志耳。” |
狐鸣篝火 | 黄葆桢《扬哲商烈士悼歌》:“军储潜遣五丁运,狐鸣篝火期相从。” |
文章钜公 | |
消愁解闷 | 元高文秀《遇上皇》第一折:“[搽旦云]我不和你撒赖撒痴的,断了酒者![正末唱]教我断消愁解闷瓮头香。” |
朝思夕想 | 明·陆采《怀香记·兰闺复命》:“青琐窥观生悒怏,苦杀也朝思夕想。” |
沿流溯源 | 《清史稿·骆嘉淦传》:“然则沿流溯源,约言蔽义,惟望我皇上时时事事常守此不敢自是之心,而天德王道举不外乎此矣。” |
三写易字 | 晋·葛洪《抱朴子·遐览》:“故谚曰:‘书三写,鱼成鲁,虚成虎。’” |
老成历练 | 清·荑荻散人《玉娇梨》第三回:“太常正卿白玄,老成历练,大有才气。若充迎请上皇之使,定当不辱君命。” |
浩若烟海 | 宋·晁补之《北渚亭赋》:“其下陂湖汗漫,葭芦无畔,菱荷荇藻,蘅荃杜茝,众物居之,浩若烟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