驽马十舍的成语故事


驽马十舍

拼音nú mǎ shí shě

基本解释见“驽马十驾”。

出处《淮南子·齐俗训》:“夫骐骥千里,一日而通;驽马十舍,旬亦至之。”


暂未找到成语驽马十舍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驽马十舍)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主忧臣劳 西汉·司马迁《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臣闻主忧臣劳,主辱臣死。昔者君王辱于会稽,所以不死,为此事也。”
福善祸淫 《尚书 汤诰》:“天道福善祸淫。”孔传:“政善,天福之;淫过,天祸之。”
交头接耳 元 关汉卿《单刀会》第三折:“大小三军,听吾将令,甲马不许驰骤,金鼓不许乱鸣,不许交头接耳,不许笑语喧哗。”
无所不备 《旧唐书·霍王元轨传》:“夫人有短,所以见其长,至于霍王,无所不备。”
结党连群 汉·张衡《西京赋》:“轻死重气,结党连群,实蕃有徒,动有数百千人。”
郁抑不申 《北史·文苑传序》:“道撼轲而未遇,志郁抑而不申。”
高抬明镜 《西京杂记》卷三:“有方镜,广四尺,高五尺九寸,表里有明,人直来照之,影则倒见。以手扪心而来,则见肠胃五脏,历然无碍。”
默默无语 清·荑荻散人《玉娇梨》第一回:“杨御史见苏御史词色不顺,便默默无语。”
东门黄犬 《史记·李斯列传》载:秦二世二年七月,丞相李斯因遭奸人诬陷,论腰斩咸阳市。临刑谓其中子曰:“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
耳边之风 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第24卷:“玉姐听说,只当耳边之风。”
街谈巷谚 清·昭梿《啸亭杂录·松相公好理学》:“公于召见时,凡民间隐情,街谈巷谚,无不率口而出,毫无隐忌,故人多尼之。”
三夫之言 《战国策·秦策二》:“昔者曾子处费,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者而杀人,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有顷焉,人又曰:‘曾参杀人。’其母尚织自若。顷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参杀人。’其母惧……”
覆舟载舟 战国·赵·荀况《荀子·王制》:“传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此之谓也。”
千夫所言如一喙 章炳麟《上李鸿章书》:“然其欲连盟中国,以措亚洲舄础之安,则千夫所言如一喙也。”
直上青云 唐 李白《驾去温泉宫后赠杨山人》诗:“一朝君王垂拂拭,剖心输丹雪胸臆。忽蒙白日回景光,直上青云生羽翼。”
违时绝俗 《后汉书·独行传·范冉》:“冉好违时绝俗,为激诡之行。”
神龙失埶
盛德不泯 南朝·宋·傅亮《为宋公修张良庙教》:“夫盛德不泯,义存祀典。”
蜀鄙二僧 《白鹤堂时文集》:“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惜字如金 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格局》:“文章所忌者,开口骂题。便说几句闲文,才归正传,亦未尝不可,胡遽惜字如金,而作此卤莽灭裂之状也!”
大做文章 鲁迅《书信集·致李秉中》:“前回的一封信,我见过几次转载,有些人还因此大做文章,或毁或誉。”
悔之莫及 东汉·董卓《到渑池上书请收张让等》:“及溺呼船,悔之莫及。”
焦眉愁眼 艾芜《山峡中》:“野猫子作出焦眉愁眼的样子,一面就摸着她的足,叹气。”
昭聋发聩 《天讨·望帝<四川讨满洲檄>》:“巴县邹烈士容首起大呼,昭聋发聩,正义浃乎寰宇,回响振乎栈峡。”
齐州九点 清·张素《渤海中口占》:“海日三更晓,齐州九点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