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怔口呆的成语故事


目怔口呆

拼音mù zhēng kǒu dāi

基本解释同“目瞪口呆”。

出处茅盾《惊蛰》:“当下那霹雳似的一声,真把所有在场的贵客都吓得目怔口呆。”


暂未找到成语目怔口呆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目怔口呆)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一年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一卷:“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索,说到货物,我就没有胆气了。”
下气怡声 西汉 戴圣《礼记 内则》:“及所,下气怡声,问衣燠寒。”
业荒于嬉 唐·韩愈《进学解》:“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万国来朝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82回:“太平年万国来朝,雍熙世八仙庆寿。”
巧发奇中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孝武本纪》:“少君资好方,善为巧发奇中。”
与世俯仰 《宋史 文苑传六 米芾》:“[米芾]又不能与世俯仰,故从仕数困。”
琴挑文君
用夏变夷 《孟子 滕文公上》:“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
蓬头跣足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27卷:“买臣妻的后夫亦在役中,其妻蓬头跣足,随伴送饭。”
含牙带角 《淮南子·兵略训》:“凡有血气之虫,含牙带角,前爪后距。”
爱富嫌贫 元 施惠《幽闺记 兄弟弹冠》:“你道如何?爱富嫌贫,岳丈倚强凌弱。”
只言片语 张洁《沉重的翅膀》:“让谁听了只言片语,给你来个断章取义,你受得了吗?”
坚苦卓绝 清 朱琦《书欧阳永叔答尹师鲁书后》:“虽使古人坚苦卓绝之行,推彼其心,其视鼎钁,甘之如饴。”
花甲之年 宋 计有功《唐诗纪事》:“对酒曰:‘手挼六十花甲子,循环落落如弄珠。’”
没毛大虫 元 无名氏《货郎旦》第一折:“这一把无情毒火,岂非是没毛大虫。”
灼见真知 郑观应《盛世危言·吏治下》:“平素具有灼见真知,临时乃能因材器使。”
盛衰兴废 宋 王安石《祭欧阳文忠文》:“呜呼!盛衰兴废之理,自古如此。”
寡凫单鹄 《西京杂记》卷五:“齐人刘道强善弹琴,能作单鹄寡凫之弄。听者皆悲,不能自摄。”
恣意妄为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20回:“吴主皓自改元建制,至凤凰元年,恣意妄为,穷兵屯戍,上下无不嗟怨。”
哑然自笑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五羖大夫》:“质明,视之,恰符五数。哑然自笑神之戏己也。”
车填马隘 明 高明《琵琶记 牛相教女》:“棨戟门前,平沙堤上,何事车填马隘?”
忠不避危 《晏子》:“忠不避危,爱无恶言。”
水碧山青 唐·刘禹锡《洛中逢韩七中丞之笑兴口号》:“骆驼桥上苹风起,鹦鹉杯中箸雨青,水碧山青知好处,开颜一笑问何人。”
明珠按剑 清·朱之瑜《德始堂记》:“今与贤之相知也新,而又语言不能通,不当有明珠按剑之举;万一他时复有晤期,更当掀髯抵掌,援古引今,目征其必然也。”
料远若近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王昶传》:“谋虑渊深,料远若近,视昧而察,筹不虚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