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士亲贤的成语故事


礼士亲贤

拼音lǐ shì qīn xián

基本解释礼:表示敬意。尊敬有知识的人,亲近有才德的人。

出处明·无名氏《东篱赏菊》第三折:“礼士亲贤急访求,卑辞枉驾会儒流。”


暂未找到成语礼士亲贤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礼士亲贤)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胜残去杀 《论语·子路》:“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汉书·李广传》:“夫报忿除害,捐残去杀,朕之所图于将军也。”
肠回气荡 苏雪林《玉溪诗谜》:“这一首真是心颤魂飞、肠回气荡时做出来的好诗。”
顶头上司 邹韬奋《抗战以来·“诸葛亮”和“阿斗”搏斗》:“对于我们的‘顶头上司’,也以极诚恳的态度,商量挽救这一个文化堡垒的办法。”
乐而忘归 西汉·司马迁《史记·秦本纪》:“西巡狩,乐而忘归。”
人心齐,泰山移 王朔《一点正经没有》:“人心齐泰山移蚂蚱还有四两肉一个萝卜一个坑咱们怎么就不能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变强呢?”
案无留牍 清 朱彝尊《商丘宋氏家乘》序:“一十七年,国奢示之以俭,事烦行之以简,月要岁会,久而案无留牍。”
难以为继 《礼记·檀弓上》:“孔子曰:‘哀则哀矣,而难为继也。’”
摩肩擦踵
相门有相,将门有将 西汉·司马迁《史记·孟尝君列传》:“文闻将门必有将,相门必有相。”
至圣先师 《礼记 中庸》:“唯天下至圣,为能联盟睿知,足以有临也。《礼记 文王世子》:“凡始立学者,必释奠于先圣先师。”
国尔忘家 东汉 班固《汉书 贾谊传》:“则为人臣者主耳忘身,国耳忘家,公耳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唯义所在。”
天不转地转
风驰电骋 汉 严遵《道德指归论 至柔》:“故字曰至柔,名曰无形,是以无形之物不以坚,坚不以壮。壮,故能敝天地,销铜铁,风驰电骋,经极日月,周流上下。”
鞭长不及 郭沫若《高渐离》第四幕:“楚国和秦国的仇恨最深,秦国的势力也有点鞭长不及,将来天下大乱的时候,一定从那儿开头。”
海不扬波 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一卷:“道不拾遗,由在上有善政;海不扬波,知中国有圣人。”
精诚团结 《茅盾选集 杂感二题之二》:“唯有盟国的精诚团结,才能赢得和平。”
情随事迁 晋 王羲之《兰亭集序》:“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支吾其辞 叶圣陶《秋》:“她心里固然不舒服,脸上却不好意思发作,便支吾其辞说忘了。”
天下无双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李将军列传》:“李广才气,天下无双。”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春秋 孔子《论语 泰伯》:“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望断白云 《新唐书·狄仁杰传》:“亲在河阳,仁杰在太行山,反顾,见白云孤飞,谓左右曰:‘吾亲舍其下。’瞻怅久之,云移乃得去。”
惊魂丧魄 明·李贽《四书评·论语·季氏》:“使季孙闻之,不惊魂丧魄也哉!”
枕干而寝 西汉·戴圣《礼记·檀弓上》:“子夏问于孔子曰:‘居父母之仇,如之何?’夫子曰:‘寝苫,枕干,不仕,弗与共天下也。’”
相交有年
拭目而观 宋·杨万里《上寿皇乞留张栻黜韩玉书》:“天下方拭目而观,非观朝廷也,观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