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名全节的成语故事

拼音wán míng quán jié
基本解释谓名节得以保全。
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六卷:“若是同年生并时长,在旁边听得,阻拦拉住,不但巫娘子完名全节,就是赵尼姑也保全身躯。”
暂未找到成语完名全节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完名全节)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以夷制夷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邓训传》:“议者咸以羌胡相攻,县官之利,以夷伐夷,不宜禁护。” |
长生不老 | 元 郑廷玉《忍字记》第三折:“忍之一字岂非常,一生忍过却清凉。常将忍字思量到,忍是长生不老方。” |
云淡风轻 | 宋 程灏《春日偶成》:“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
一齐众楚 | 明·王守仁《与辰中诸生书》:“绝学之馀,求道者少,一齐众楚,最易摇夺。” |
瞒天要价 | 《人民戏剧》1978年第4期:“泰州一丢,你们到哪儿去占山为王?算啦!二位不必再瞒天要价了。” |
飞鸿雪爪 | 清·陈维崧《风入松·纳凉》词:“浮世飞鸿雪爪,故山乱叶茅庵。” |
片文只事 | 《宋书·志序》:“司马迁制一家之言,始区别名题,至乎礼仪刑政,有所不尽,乃于纪传之外,创立八书,片文只事,鸿纤备举。” |
推之四海而皆准 | 西汉·戴圣《礼记·祭义》:“推而放诸东海而准,推而放诸西海而准,推而放诸南海而准,推而放诸北海而准。” |
河同水密 | 《警世通言·况太守断死孩儿》:“邵氏故意欲责秀姑,却教秀姑引得贵以塞其口。彼此河同水密,各不相瞒。” |
独学寡闻 | 《礼记 学记》:“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
丹青妙手 | 唐 高蟾《金陵晚眺》:“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 |
金尽裘敝 | 西汉 刘向《战国策 秦策一》:“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纳。黑貂之裘弊,黄金百镒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 |
中流击楫 | 《晋书 祖逖传》:“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 |
朝思暮念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2卷:“一时未便,不好说得女子之事,闷闷随去任所,朝思暮念不题。” |
亡国大夫 | 《礼记·射义》:“贲军之将、亡国之大夫与为人后者不入,其余皆入。”孔颖达疏:“亡国之大夫者,谓亡君之国,言不忠且无智也。” |
待价藏珠 | 春秋·鲁·孔丘《论语·子罕》:“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
兴致勃发 |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89回:“梨园子弟同宫女们,歌的歌,舞的舞,饮至半酣,兴致勃发。” |
错过时机 | 刘知侠《铁道游击队》第27章:“打一下吧!不要错过机会!” |
卷席而葬 | 《后汉书·逸民传·梁鸿》:“父让王莽时为城门校尉,封修远伯,使奉少昊后,寓于北地而卒。鸿时尚幼,以遭乱世,因卷席而葬。” |
如此这般 |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48回:“今朝县中李大人到学生那里,如此这般,说大巡新近有参本上东京。” |
窃钟掩耳 | 《晋书·宣帝纪》:“亦犹窃钟掩耳,以众人为不闻;锐意盗金,谓市中为莫睹。” |
百世不易 | 《汉书 邹阳传》:“积德累行,不知其善,有时而用;弃义背理,不知其恶,有时而亡。臣愿大王孰计而身行之,此百世不易之道也。” |
花马掉嘴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5回:“你不用和我花马掉嘴的!咱们清水下杂面——你吃我看……你别糊涂油蒙了心,打量我们不知你府上的事呢!” |
习惯自然 | 清·吴趼人《糊涂世界》第二卷:“随机应变,迎合上意,久而久之,习惯自然,便自能迎刃而解了。” |
颐神养寿 | 《晋书·嵇康传》:“永啸长吟,颐神养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