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秦诓楚的成语故事

拼音yòu qín kuāng chǔ
基本解释战国时张仪劝导秦国以连衡破合从,以诡诈手段欺骗楚国背齐向秦。后遂因以“诱秦诓楚”表示挑拨离间。
出处清·余怀《板桥杂记·丽品》:“用诱秦诓楚之计,作摧兰折玉之谋。”
暂未找到成语诱秦诓楚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诱秦诓楚)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一介书生 | 唐·王勃《秋日登洪州滕王阁饯别序》:“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 |
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 | 《红楼梦》第六十八回:“拚着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 |
马到成功 | 元 张国宾《薛仁贵》楔子:“凭着您孩儿学成武艺,智勇双全,若在两阵之间,怕不马到成功。” |
怒气冲冲 | 清·魏秀仁《花月痕》第十二回:“[钱同秀]一手将烟灯砸在地下,说道:‘好好,你们做了一路!’就怒气冲冲的出来上车。” |
观望不前 | 《史记·信陵君列传》:“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 |
鸟穷则啄 | 《荀子·哀公》:“鸟穷则啄,兽穷则攫。” |
一身都是胆 | 《三国志·蜀志·赵云传》裴松之注引《云别传》:“子龙一身都是胆也。” |
死里求生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5回:“合我师傅父女两人,费了无限精神,成全得我转祸为福,死里求生,重归故里。” |
熊经鸟曳 | 《弘明集·正诬论》:“且夫熊经鸟曳,导引吐纳,辍黍稷而御英蕊。” |
醉山颓倒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 |
八攻八克 | 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一卷:“北敌势方强,娄师德八遇八克;南蛮心未服,诸葛亮七纵七擒。” |
遨翔自得 | |
点纸画字 | 宋·陈元靓《事林广记·家礼·婚礼》:“诸婚娶两家,并用点纸画字,写立合同文约,明白具载往回聘礼。” |
九垓八埏 |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上畅九垓,下坼八埏。” |
赤口白舌 | 唐 卢仝《月蚀》诗:“鸟为居停主人不觉察,贪向何人家,行赤口毒舌,毒虫头上却吃月,不啄杀。 |
揎拳攞袖 | 元·无名氏《杀狗劝夫》第二折:“他见我早揎拳攞袖,怒目撑眉。” |
流血漂橹 | 汉·贾谊《过秦论》:“伏尸百万,流血漂橹。” |
朝督暮责 | 唐·李靖《李卫公向对》:“虽朝督暮责,无益于事矣!” |
对症用药 | 宋·阳枋《编类钱氏小儿方证说》:“凡小儿关节脉理百髋九窍五脏六腑,粲然在目,故能察病论症,对症用药,如指诸掌。” |
祸出不测 |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梅圣俞》:“仁宗大怒,玉音甚厉,众恐祸出不测。” |
顺时随俗 | 《陈书·姚察传》:“察乃博引经籍,独违群议……其不顺时随俗,皆此类也。” |
曳兵弃甲 | 陈毅《过汾河平原》诗:“丘貉古今同一概,曳兵弃甲暗投降。” |
谗佞之徒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83回:“谁想这伙官员,贪滥无厌,徇私作弊,克减酒肉。都是那等谗佞之徒,贪爱贿赂的人。” |
竭泽焚薮 | 《吕氏春秋·义赏》:“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可,而明年无兽。诈伪之道,虽今偷可,后将无复,非长术也。” |
铁板不易 | 清 李绿园《歧路灯》第九十五回:“所谓‘臧谷亡羊’,其亡必多。这是铁板不易的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