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远升高的成语故事


行远升高

拼音xíng yuǎn shēng gāo

基本解释《书·太甲》:“若升高,必自下;若陟遐,必自迩。”《礼记·中庸》:“君子之道,辟(譬)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后遂以“行远升高”比喻为学由浅入深,逐步提高。

出处《书·太甲》:“若升高,必自下;若陟遐,必自迩。”《礼记·中庸》:“君子之道,辟(譬)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


暂未找到成语行远升高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行远升高)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霜露之悲 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 终制》:“若报罔极之德,霜露之悲,有时斋供。”
藏垢纳污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宣公十五年》:“川泽纳污,山薮藏疾,瑾瑜匿瑕,国君含垢,天之道也。”
善气迎人 《管子·心术下》:“善气迎人,亲如兄弟;恶气迎人,害于戈兵。”
导以取保
三清四白
教一识百 汉·刘向《列女传·母仪》:“文王生而明圣,太任教之,以一而识百。”
戴月披星 元 金仁杰《追韩信》第二折:“官人每不在家里快活,也这般披星戴月生受。”
无偏无倚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一回:“当中却有一条无偏无倚的荡平大路。”
天公地道 清 岭南羽衣女士《东欧女豪杰》第三回:“如今人人的脑袋里头既都有了一个社会平等,政治自由,是个天公地道的思想。”
与日月争光 西汉·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无所不用其极 西汉 戴圣《礼记 大学》:“《诗》曰:‘周虽旧邦,其命惟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拿云攫石 清 李斗《扬州画舫录 草河录》下:“厅前多古树,有拿云攫石之势。”
人心隔肚皮 清 钱彩《说岳全传》第四回:“虎豹不堪骑,人心隔肚皮。休将心腹事,说与结交知!”
饥馑荐臻 《诗经 大雅 云汉》:“何辜今之人,天降丧乱,饥馑荐臻。”
鼓噪而起 《谷梁传·定公十年》:“两君就坛,两相相揖,齐人鼓噪而起,欲以执鲁君。”
若崩厥角 《书 泰誓中》:“百姓懔懔,若崩厥角。”孔传:“言民畏纣之虐,危惧不安,若崩摧其角,无所容头。”
尘垢秕糠 庄周《庄子 逍遥游》:“是其尘垢秕糠,将犹陶铸尧舜者也。”
无幽不烛 《晋书·元帝纪》:“陛下明并日月,无幽不烛,深谋远猷,出自胸怀。”
千峰万壑 明·沈榜《宛署杂记·山川》:“每大雪初霁,千峰万壑,积素凝华,若图画然,为京师八景之一。”
时和年丰 《诗经 小大雅谱》唐 孔颖达疏:“万物盛多,人民忠孝,则致时和年丰,故次《华黍》,岁丰宜黍稷也。”
面不改容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23回:“吉平面不改容,略无惧怯。”
老成历练 清·荑荻散人《玉娇梨》第三回:“太常正卿白玄,老成历练,大有才气。若充迎请上皇之使,定当不辱君命。”
顺道者昌,逆德者亡 晋·司马彪《战略》:“古人有言‘顺道者昌,逆德者亡’。”
埒材角妙 汉·傅毅《舞赋》:“合场递进,按次而俟,埒材角妙,夸容乃理。”
风月常新 唐·张泌《妆楼记·印臂》:“以绸缪记印于臂上,文曰:‘风月常新。’印毕,渍以桂红膏,则水洗色不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