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毛索疵的成语故事


吹毛索疵

拼音chuī máo suǒ cī

基本解释同“吹毛求疵”。

出处《后汉书·杜林传》:“及至其后,渐以滋章,吹毛索疵,诋欺无限。”


暂未找到成语吹毛索疵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吹毛索疵)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支支吾吾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五回:“我既这等苦苦相问,你自然就该侃侃而谈,怎么问了半日,你一味的吞吞吐吐,支支吾吾?”
颐指气使 唐 元稹《追封李逊母崔氏博陵郡太君制》:“今逊等有地千里,有禄万钟,颐指气使,无不随顺,所不足者,其唯风树寒泉之思乎!”
旧燕归巢 明·顾大典《青衫记·裴兴归衙》:“似旧燕归巢,双语檐前。”
智藏瘝在 《书 召诰》:“厥终智藏瘝在。”周秉钧易解:“纣政不善,贤者藏匿,病民者在位。”
密密匝匝 曹禺《汗和眼泪》:“挤进了一个坐得密密匝匝,成了一片人的海的会堂里。”
齿少气锐 宋·王禹偁《答丁谓书》:“夫刚直之名,吾诚有之。盖嫉恶过当,而贤、不肖太分,亦天性然也。而又齿少气锐,勇于立事,今四十有三矣。”
胸怀祖国,放眼世界 张双林《解读北京人》:“上海人过于讲实惠,讲自家的事,而北京人确实胸怀祖国,放眼世界。”
附翼攀鳞 《北史·孙腾斛律羡等传论》:“位非宠进,功籍势成,附翼攀鳞,郁为佐命之首。”
和氏之璧,隋侯之珠 西汉·刘安《淮南子·览冥训》:“譬如隋侯之珠,和氏之璧,得之者富,失之者贫。”
独是独非 《旧唐书 忠义传上 王义方》:“天子置三公,九卿……本欲水火相济,盐梅相成,然后庶绩咸熙,风雨交泰,亦不可独是独非,皆由圣旨。”
扣槃扪烛 宋 苏轼《日喻》:“生而眇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槃。’扣槃而得其声。他日闻钟,以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扪烛而得其形。他日揣籥,以为日也。”
蓬头厉齿
鸾音鹤信 唐·罗隐《淮南高骈所造迎仙楼》诗:“鸾音鹤信杳难回,凤驾龙车早晚来。”
驽骥同辕 《孔丛子·对魏王》:“驽骥同辕,伯乐为之咨嗟;玉石相揉,和氏为之叹息。”
装痴做疯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20卷:“吾故意装痴做疯,教他不识咱真相。”
流血浮尸 《越绝书·外传记吴王占梦》:“吴师涉江,流血浮尸者不可胜数。”
轻薄无知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70卷:“即轻薄无知泛滥之徒,岂可见天地之心乎?”
逾墙越舍 唐·皇甫氏《原化记·崔慎思》:“言讫而别,遂逾墙越舍而去。”
不避强御 唐·权德舆《唐西川节度副大使韦公先庙碑铭序》:“操持贵幸,不避强御,缮理宫室,得其时制。”
上漏下湿 先秦 庄周《庄子 让王》:“上漏下湿,匡坐而弦。”
一身两任 唐·韩愈《圬者王承福传》:“一身而二任焉,虽圣者不可为也。”
锦片前程 元·贾仲名《对玉梳》第四折:“想着咱锦片前程,十分恩爱。”
肥肉大酒 唐·杜甫《严氏溪放歌》:“费心姑息是一役,肥肉大酒徒相要。”
诡形怪状 宋·胡仔《山谷下》:“戴叔伦诗云:‘诡形怪状翻合宜。’”
不实之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