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规袭矩的成语故事

拼音zhòng guī xí jǔ
基本解释同“重规迭矩”。
出处汉·王符《潜夫论·思贤》:“虽相去百世,县年一纪,限隔九州,殊俗千里,然其亡征败迹,若重规袭矩,稽节合符。”
暂未找到成语重规袭矩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重规袭矩)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每下愈况 | 庄周《庄子 知北游》:“夫子之问也,固不及质,正获之问于监市履稀也,每下愈况。” |
犁牛之子 | 春秋·鲁·孔丘《论语·雍也》:“犁牛之子骍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 |
赤诚相待 |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23章:“这所剩的数千饥饿疲惫之师因感学生一片忠君爱国之心和平日赤诚相待,暂时不忍离去,勉强可以一战。” |
长治久安 | 东汉 班固《汉书 贾谊传》:“建久安之势,成长治之业。” |
垂头丧气 | 唐 韩愈《送穷文》:“主人于是垂头丧气,上手称谢。” |
避人耳目 | |
逆耳之言 | 《史记·留侯世家》:“忠言逆耳利于行。” |
恻隐之心 | 战国 邹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上》:“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 |
言而不信 | 《淮南子·泰族训》:“施而不仁,言而不信,怒而不威,是以外貌为之者也。” |
破镜分钗 | 明·胡文焕《群音类选·清腔类·好事近》:“岂料如今,翻成做破镜分钗,剩雨残云。” |
外亲内疏 | 元·关汉卿《单刀会》第一折:“不料此人外亲内疏,挟诈而取益州,遂并汉中,有霸业兴隆之志。” |
形影相亲 | 南朝·梁·何逊《何记室集·赠族人秣陵兄弟》:“羁旅无俦匹,形影自相亲。” |
混应滥应 | |
有勇无谋 | 唐 陆贽《论两河及淮西利害状》:“(王)武俊蕃种,有勇无谋。” |
气义相投 | 金·王若虚《林下四友赞》:“吾四人者,臭味相似而气义相投也,故不结而合,既合而欢。” |
惊恐失色 |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32章:“满朝文武见皇帝如此震怒,个个惊恐失色,替黄道周捏了一把冷汗。” |
一笔勾断 | 宋·陈亮《与吴益恭书》:“此事今已一笔勾断云云。” |
避迹藏时 | 唐 贾至《微子庙碑颂》:“而君崎岖险阻,避迹藏时。” |
玉石俱烬 | 北齐·邢子才《广平王碑文》:“群心在辰,横流具及,山崩川斗,星筼日销,昆岳既毁,玉石俱烬。” |
草芥人命 | 明 王世贞《觚不觚录》:“橐金如山,草芥人命者,拥冠盖扬扬闾里间矣。” |
拔山盖世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项羽本纪》:“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
语重心沉 | 康濯《东方红》第五章二:“孟老汉可又自自然然地一忽晃火气全消,甚至还进一步责备自己似的,哑默了半天,才又脑袋一抬,愣着两只深窝大眼,语重心沉地说。” |
三求四告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80回:“嫌我不好,谁叫你们瞎了眼,三求四告的,跑了我们家做甚么去了?” |
云垂海立 | 唐·杜甫《朝献太清宫赋》:“九天之云下垂,四海之水皆立。凤凰威迟而不去,鲸鱼屈矫以相吸。” |
不拘于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