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一律的成语故事


千古一律

拼音qiān gǔ yī lǜ

基本解释谓从来如此。

出处明·李贽《史纲评要·周记·敬王》:“杀子产,谤仲尼,千古一律,何足怪哉?”


暂未找到成语千古一律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千古一律)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理不忘乱 宋·王禹偁《进端拱箴表》:“然而安不忘危,理不忘乱,糜不有初,鲜克有终,古圣贤之深旨也。”
骂天扯地 梁斌《播火记》:“李德才跟着老山头走回西锁井,一进冯家大院,听得冯大奶奶在内宅骂天扯地,正在吵闹。”
躁言丑句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奏启》:“若能辟礼门以悬规,标义路以植矩,然后逾垣者折肱,捷径者灭趾,何必躁言丑句,诟病为切哉!”
言行相符 南朝·梁简文帝《与刘孝仪令》:“言行相符,始终如一。”
狼吃幞头 元·无名氏《杀狗劝夫》第一折:“你便骂我一千场,便拷我三十顿,我则索狼吃幞头,心儿自忍。”
无冬无夏 《诗经 陈风 宛丘》:“无冬无夏,值其鹭羽。”
跖犬吠尧 《战国策·齐策》:“跖之狗吠尧,非贵跖而贱尧也,狗固吠非其它也。”
一掊土 《史记 张释之列传》:“假令愚民取长陵一抔土,陛下何以加其法乎?”
鱼惊鸟散 《陈书·高祖纪上》:“公以国盗边警,知无不为,恤是同盟,诛其丑类,莫不鱼惊鸟散,面缚头悬。”
深入细致 古华《芙蓉镇》第三章:“需要的是深入细致的、冷静客观的研究,找出病根,以图根治。”
九十春光 五代·南唐·陈陶《春归去》:“九十春光在何处?古人今人留不住。”
梨园子弟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十回:“通省梨园子弟各班愿与者,书名画知,届时齐集湖亭,各演杂剧。”
伯乐相马 《十月》1981年第6期:“她带上多年写下的社会科学论文和空前的决心去接受伯乐相马的考验了。”
顶门壮户 《红楼梦》第八八回:“这也不枉你大哥哥死了,你大嫂子拉扯他一场!日后也替你大哥哥顶门壮户。”
长幼有叙 《孟子·滕文公上》:“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
麟角虎翅 唐·李商隐《安平公诗》:“府中从事杜与李,麟角虎翅相过摩。”
移缓就急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 保路运动 四川铁路案档案》:“略分先后,以为移缓就急之谋,则川事尚可为也。”
降服而囚
举措不定
放眼世界 元 张养浩《过李溉之天心亭之二》:“放眼乾坤独倚栏,古今如梦水云间。”
枉墨矫绳 南朝·梁·江淹《尚书符》:“箕赋深敛,毒被南郢;枉墨矫绳,害著西荆。”
公明正大 清·陈确《翠薄山房帖》:“若一本于公明正大之心,则岂直如此而已。”
莺期燕约
鸷鸟不群 战国·楚·屈原《楚辞·离骚》:“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料远若近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王昶传》:“谋虑渊深,料远若近,视昧而察,筹不虚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