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荦不群的成语故事


卓荦不群

拼音zhuó luò bù qún

基本解释卓荦:特出;不群:跟一般人不一样。指才德超出常人,与众不同。

出处清·黄宗羲《翰林院庶吉士子——魏先生墓志铭》:“子一风神杰出,少受学于子敬,卓荦不群。”


暂未找到成语卓荦不群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卓荦不群)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不可胜举 明 方孝孺《答俞景文》:“古之传世者虽不可胜举。”
正大光明 宋 朱熹《朱文公文集 卷三十八 答周益公》:“至若范公之心,则其正大光明,固无宿怨,而惓惓之义,实在国家。”
倒打一耙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我输了理可不输气,输了气也不输嘴。且翻打他一耙,倒问他!”
甘贫守志 元·无名氏《举案齐眉》第四折:“奉圣人的命,因为你梁鸿甘贫守志,孟光举案齐眉,着小官亲赍此封丹诏,与他加官赐赏。”
恶恶从短 《公羊传·昭公二十年》:“君子之善善也长,恶恶也短,恶恶止其身,善善及子孙。”
坚忍不拔 宋 苏轼《晁错论》:“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不可偏废 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 山谷下》:“读《庄子》,令人意宽思大,敢作;读《左传》,便使人入法度,不敢容易。二书不可偏废也。”
蛇蝎心肠 元·无名氏《抱妆盒》第二折:“便是蛇蝎心肠,不似恁般毒害。”
聪明一世,懵懂一时 清·荑荻散人《玉娇梨》第五回:“我苏友白聪明一世,懵懂一时。我此行虽因叔命,原为寻访佳人。”
同尘合污 明·李贽《藏书·大臣传·狄仁杰》:“同尘合污,与世委蛇。”
畏天爱民 宋·陆游《上殿札子》:“祖宗畏天爱民,子孙皆当取法。”
谬种流传 明 汤显祖《答门人邓君迁书》:“第时课穿杂,谬种流传,纵浚发于慧心,或取惊于拙目。”
乒乒乓乓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64回:“乒乒乓乓,如同阵前炮响;轰轰烈烈,却似锣鼓齐鸣。”
驹留空谷 《诗·小雅·白驹》:“皎皎白驹,在彼空谷。”孔颖达疏:“言有乘皎皎然白驹而去之贤人,今在彼大谷之中。”
一言而定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楚一言而定三国。”
高遏行云 宋·晏殊《山亭柳》词:“偶学念奴声调,有时高遏行云。”
通幽洞微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佛光满禅师法嗣》:“并钩深索隐,通幽洞微。”
绝代佳人 东汉 班固《汉书 外戚传上 孝武李夫人》:“延年侍上起舞。歌曰:‘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归之若水 春秋·齐·晏婴《晏子春秋·内篇问上》:“德行教训,加于诸侯;慈爱利泽,加于百姓。故海内归之若流水。”
葄枕图史 《新唐书·李揆传》:“揆病取士不考实,迂学陋生,葄枕图史,且不能自措于词。”
东床娇婿 《金瓶梅词话》第二十回:“东床娇婿实堪怜,况过青春美少年。”
广乐钧天 康有为《孔子改制考·叙》:“乃睹此广乐钧天,复见宗庙百官之美富。”
目不给赏 清·戴名世《雁荡记》:“环左右前后而列者,争奇献怪,目不给赏。”
月缺花残 唐 温庭筠《金荃集 和友人伤歌姬》诗:“月缺花残莫怆然,花须终发月终圆。”
抅奇抉异 唐·皮日休《郢卅孟亭记》:“先生之作,遇景入咏,不抅奇抉异令龌龊束人口者,涵涵然有千霄之兴,若公输氏当巧而不巧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