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底春风的成语故事


笔底春风

拼音bǐ dǐ chūn fēng

基本解释形容绘画、诗文生动,如春风来到笔下。

出处元 黄溍《瑶池春宴图》诗:“西飞青雀几时还,贝阙琳宫缥缈间,笔底春风殊未老,蟠桃积核已如山。”


暂未找到成语笔底春风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笔底春风)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鸥鸟不下 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黄帝》:“海上之人好沤鸟者,每旦之海上,从沤鸟游,沤鸟之至者百住而不止……明日之海上,沤鸟舞而不下也。”
因循苟且 宋 吕祖谦《答潘叔度》:“以此等语言自恕,则因循苟且,无一事可为矣!”
反眼不识 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一旦临小利害,仅如毛发比,反眼若不相识。”
将顺其美 西汉·司马迁《史记·管晏列传》:“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
鸠居鹊巢 《诗·召南·鹊巢》:“维鹊有巢,维鸠居之。”毛传:“鳲鸠不自为巢,居鹊之成巢。”
万目睽睽 唐·韩愈《郓州溪堂诗并序》:“公私扫地赤立,新旧不相保持,万目睽睽,公于此时能安以治之。”
忘年交 《南史 何逊传》:“逊字仲言,八岁能赋诗,弱冠,州举秀才。南乡范云见其对策,大相称赏,因结忘年交。”
肝胆秦越 梁启超《意大利建国三杰传》第26节:“我数百年来荡析离居、肝胆秦越之父子兄弟,今乃得以代议士之名誉,集兹一堂。”
济济跄跄 战国·赵·荀况《荀子·大略》:“朝庭之美,济济跄跄。”
负薪之忧 西汉 戴圣《礼记 曲礼上》:“君使士射,不能,则辞以疾,言曰:‘某有负薪之忧。’”
乌头白马生角 《史记·刺客列传》:“乌头白,马生角,乃许耳。”
恭喜发财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回:“我说道:‘恭喜发财呢!’”
平原易野 宋·周密《齐东野语·张魏公三战本末略》:“浚于是欲谋大举,乃召端问之,端曰:‘平原易野,贼便于冲突。’”
矜矜业业 晋·陈寿《三国志·高堂隆传》:“是以古先哲王,畏上天之明命,循阴阳之逆顺,矜矜业业,惟恐有违。”
猛虎离山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75回:“那人使动手中双戟,犹如猛虎离山。”
朝奏夕召 见“朝奏暮召”。
聊备一格 清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第五卷:“余于别集中求其措语无害大雅者择录一二,非赏其工也,聊备一格而已。”
捧腹轩渠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蓟子训传》:“儿识父母,轩渠笑悦,欲往就之。”
轻重失宜 宋·苏舜钦《论宣借宅事》:“若死行阵之家与伎术之辈均用此赏,臣窃恐轻重失宜矣。”
弭患无形 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五回:“现在外国人已无话说,足见他能够弭患无形,办事切实。”
顺德者昌,逆德者亡 东汉·班固《汉书·高帝纪》:“臣闻‘顺德者昌,逆德者亡’,‘兵山无名,事故不成’。”
惑世诬民 明刘若愚《酌中志 内臣职掌纪略》:“极厌憎释教,以为惑世诬民,最宜摈绝者。”
贪心无厌 明·胡文焕《群音类选·<海神记·花鸨训女>》:“你贪心无厌,千谋万计,用尽了巧机关。”
痛自创艾 明 张居正《素庵戴公墓志铭》:“里中少年有殴母者,公欲与其父直诸有司,置之重典,少年惧,叩头流血请教,公乃许之,而其人亦痛自创艾,卒为善士,为乡里所重如此。”
运旺时盛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六回:“我说你们放了他回去走走罢,你们断不依我的话,如今只等他请出个运旺时盛的人来才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