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宕放言的成语故事

拼音diē dàng fàng yán
基本解释跌宕:放纵不拘;放言:任性而言,不受拘束。行为放纵,言语不拘。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孔融传》:“又与前与白衣祢衡跌宕放言。”
暂未找到成语跌宕放言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跌宕放言)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民生国计 | 《荀子 富国》:“如是则上下俱富,交无所藏之,是国计之极也。《左传 宣公十二年》:“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
水光接天 | 宋·苏轼《前赤壁赋》:“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
人命关天 | 元 关汉卿《拜月亭》:“召新郎更拣选,忒姻眷不得可将人怨。可须因缘数定,则这人命关天。” |
一举成名 | 唐 韩愈《国子监司业窦公墓志铭》:“公一举成名而东。” |
破口大骂 |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茶房未及开口,那女人已经破口大骂起来。” |
做鬼做神 |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回:“商议定了,做鬼做神,来弄送我。” |
低人一等 | 玛拉沁夫《茫茫的草原》第一卷:“在这个家庭中,他从小就处于‘低人一等’的地位!” |
明婚正配 | 元 杨显之《潇湘雨》第四折:“你小姐元是我崔文远明婚正配许与侄儿崔通的。” |
捶胸跌足 | 《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八:“老翁捶胸跌足道:‘眼面前错过了仙缘,悔之何及!’” |
老子婆娑 | 《晋书·陶侃传》:“将出府门,顾谓愆期曰:‘老子婆娑,正坐诸君辈。’” |
杜弊清源 | 清·林则徐《烧毁匪船以断英船接济折》:“臣等仍多派妥干员弁,于各口加倍严查,终期杜弊清源。” |
牛童马走 | 唐·元稹《〈白氏长庆集〉序》:“然而二十年间,禁省、观寺、邮候墙壁之上无不书,王公妾妇、牛童马走之口无不道。” |
丧师辱国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九十七回:“前日正被蔡京、童贯、高俅在天子面前,劾奏你的哥哥宋先锋复军杀将,丧师辱国,大肆诽谤,欲皇上加罪。” |
怜贫恤老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回:“如今上了年纪,越发怜贫恤老的了。” |
平生之志 | 唐·杜甫《梦李白》:“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 |
矢如雨下 | 汉·班固《汉书·李陵传》:“陵在谷中,虏在山上,四面射,矢如雨下。” |
除患宁乱 | 三国·蜀·诸葛亮《后主出军诏》:“除患宁乱,克复旧都。” |
文身翦发 | |
降心相从 | 左丘明《左传 隐公二十八年》:“天祸卫国,君臣不协,以及此忧也。今天诱其衷,使皆降心以相从也。” |
强不知以为知 |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一卷:“都管强不知以为知,逐叶翻翻,一直翻到后面去。” |
千推万阻 | 明·朱权《荆钗记》第四十六出:“邓尚书说亲,直恁千推万阻;见王太守乐意,却不顾五典三纲。” |
咬音咂字 | 萧乾《栗子·皈依》:“‘所以你这臭丫头就没了魂似地跟了下去,对吗?’老妇人咬音咂字地说。” |
雪月风花 | 元·贯云石《粉蝶花》套曲:“古往今来题咏多,雪月风花事事可。” |
变姓埋名 |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39回:“即将所有金银犒赏三军,涕泣起行,退居濮州雷夏泽中,变姓埋名,农樵为乐。” |
戴鸡佩豚 | 《史记·仲弟子列传》:“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鸡,佩豭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