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明智审的成语故事


识明智审

拼音shí míng zhì shěn

基本解释识见明敏,智虑周详。

出处宋·张琰《<洛阳名园记>序》:“且夫识明智审,则虑事精而信道焉。”


暂未找到成语识明智审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识明智审)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黄台之瓜 《新唐书·承天皇帝倓传》:“贤终日忧惕,每侍上,不敢有言,乃作乐章,使工歌之。其言曰:‘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一摘使瓜好,再摘令瓜稀,三摘犹云可,四摘抱蔓归。’”
牛头不对马嘴 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 苏知县罗衫再合》:“见鬼,大爷自姓高,是江西人,牛头不对马嘴!”
偷合苟容 先秦 荀况《荀子 臣道》:“不恤君之荣辱,不恤国之臧否,偷合敬容,以持禄养交而已耳,谓之国贼。”
鲸吞蛇噬 清·鲁一同《秦论》:“秦人一出其师以挠山东,诸侯莫能支,鲸吞蛇噬,不及百年,天下席卷而入于秦矣。”
作育人材 《诗经·大雅·域朴》:“周王寿考,遐不作人?”
推己及人 宋 朱熹《与范直阁书》:“学者之于忠恕,未免参校彼己,推己及人则宜。”
狂朋恠友
百里才 晋·陈寿《三国志·蜀志·庞统传》:“庞士元非百里才也,使处治中,别驾之任。”
吃哑巴亏 清 石玉昆《三侠五义》第十四回:“且说苗家父子丢了银子,因是暗昧之事,也不敢声张,竟吃了哑巴亏了。
一碗水端平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6回:“我一碗水往平处端。论情理,人家可也真委屈些儿。”
诛求不已 清·张廷玉《明史·范济传》:“无丁之家,诛求不已;有丁之户,诈称死亡。”
风行一时 清 曾朴《孽海花》第三回:“不是弟妄下雌黄,只怕唐兄印行的《不息斋稿》,虽然风行一时,决不能望《五丁阁稿》的项背哩!”
能不两工 战国·卫·吕不韦《吕氏春秋·首时》:“天下再与,时不久留,能不两工,事在当之。”
旷达不羁 《晋书·张翰传》:“翰任心自适,不求当世。或谓之曰:‘卿乃可纵适一时,独不为身后名邪?’答曰:‘使我有身后名,不如即时一杯酒,’时人贵其旷达。”
犄角之势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32回:“公子元列营于左殿,公子商人列营于朝门,相约为犄角之势。”
修旧起废 《汉书 司马迁传》:“幽、厉之后,王道缺,礼乐衰,孔子修旧起废,论《诗》、《书》,作《春秋》,则学者至今则之,”
睥睨窥觎 《宣和书谱·秋月帖》:“总戎马之权,居形势之地,有睥睨窥觎之意。”
虎超龙骧 三国 魏 曹植《汉二祖优劣论》:“当此时也,九州鼎沸,四海渊涌。言帝者二三,称王者四五。鸱视狼顾,虎超龙骧。”
同心一力 晋·袁宏《后汉纪·光武帝纪》:“近欲徙水北营,合于水南,同心一力,人自为战,何有不克哉?”
顺天应时 《晋书·羊祜传》:“先帝顺天应时,西平巴蜀,南和吴会,海内得以休息,兆庶有乐安之心。”
一家之论 清·顾炎武《与友人论易书》:“排斥众说,以申一家之论,而通往之路狭矣。”
兼葭秋水 《诗经·秦风·蒹葭》:“兼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风和日暖 宋 王楙《野客丛书 陈胡二公评诗》:“而牡丹开时,正风和日暖,又安得有月冷风清之气象邪!”
措置乖方 《清史稿·王茂荫传》:“其措置乖方,人言藉藉,而无敢为皇上言者,或虑无实据也。”
闲言闲语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一回:“街坊上很有些闲言闲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