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昏地惨的成语故事


天昏地惨

拼音tiān hūn dì cǎn

基本解释惨:凄惨,悲伤。天地都感到愁苦、凄惨。形容极其悲惨。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21回:“只见天昏地惨,东西南北,茫然不辨。”


暂未找到成语天昏地惨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天昏地惨)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不共戴天 西汉 戴圣《礼记 曲礼上》:“父之仇,弗与共戴天。”
里里外外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44回:“时值秋残冬到,石秀里里外外,身上都换了新衣服穿着。”
邪说异端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118回:“鹏儿开口,即为高蹈之路。孩儿正脑着他入于邪说异端,母亲怎反奖起他来。”
愁红怨绿 宋·范成大《窗前木芙蓉》诗:“更凭青女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
扼腕兴嗟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01回:“于是吏民俱困,都累得扼腕兴嗟,愁眉百结了。”
直抒胸臆 明·胡震亨《唐音癸签》第十回:“杜公七律,正以其负力之大,寄悰之深,能直抒胸臆,广酬事物之变而无碍。”
玉汝于成 宋·张载《西铭》:“富贵福泽,将厚吾之生也;贫贱忧戚,庸玉女于成也。”
欢忻踊跃 《元史·窦默传》:“今天顺人应,诞登大宝,天下生民莫不欢忻踊跃,引领盛治。”
鹘仑吞枣 宋·朱熹《答许顺之书》:“今动不动便先说个本末精粗无二致,正是鹘仑吞枣。”
染翰成章 明·谢榛《四溟诗话》卷二:“诗,适情之具。染翰成章,自然高妙,何必苦思以凿其真?”
鸟惊鱼骇 明·张居正《答蜀中开府谭二华书》:“其民犷悍易动,大抵绥之则靖,扰之则乱,怠则顿网诡衔,急则鸟惊鱼骇。”
蠢若木鸡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促织》:“小虫伏不动,蠢若木鸡。”
豆萁相煎 林基路《囚徒歌》:“豆萁相煎,便宜了民族仇敌。”
一碗水往平处端
井底鸣蛙 元·无名氏《看钱奴》第一折:“则你那自尊自贵无高下,真乃是井底鸣蛙。”
乘龙配凤 柳琴戏《状元打更》:“沈文素呀!沈文素!你蟾宫折桂,莫大还有乘龙配凤的好运么?”
连篇累幅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83回:“论文极力铺张,连篇累幅,无比气势者,由于笔之纯故也。”
遗风余采 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 时序》:“应对固无方,篇章亦不匮,遗风余采,莫与比盛。”
妇道人家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34回:“这件事还得与拙夫商量,妇道人家,不便十分作主。”
迈四方步
逢时遇节 明·西湖渔隐主人《欢喜冤家》第五回:“逢时遇节,俱赏金银。”
目注心凝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粉蝶》:“阳目注心凝,对烛自鼓;久之,顿得妙悟,不觉起舞。”
敷衍门面 清·刘鹗《老残游记》第七回:“就将这正经拳法收起不传,只用些外面光、不管事的拳法敷衍门面而已。”
无故呻吟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87回:“感怀触绪,聊赋四章,匪曰无故呻吟,亦长歌当哭之意耳。”
瞋目案剑 西汉·司马迁《史记·郦生陆贾列传》:“郦生瞋目案剑叱使者曰:‘走!’复入言沛公,吾高阳酒徒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