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辞遣意的成语故事


命辞遣意

拼音mìng cí qiǎn yì

基本解释亦作“命词遣意”。运用文词表达思想。

出处宋·朱熹《朱子语类》第80卷:“然亦须得其命辞遣意方可。”


暂未找到成语命辞遣意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命辞遣意)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明知故问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见他这番光景,明知故问道:‘先生为着何事伤心呢?”
孜孜以求 孙犁《芸斋琐谈》:“因为他那种孜孜以求、有根有据、博大精深的治学方法,也为人所熟知了。”
脱口而出 清 吴趼人《瞎骗奇闻》:“我晓得你这个人向来是有口无心的,但也不可不拘什么话便脱口而出。”
光怪陆离 西汉 刘安《淮南子 本经训》:“五彩争胜,流漫陆离。”
小时了了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言语》:“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有己无人 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19回:“虽是小事,显见有己无人,贪心不死。”
造因结果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九回:“世人造因结果的这场公案,原是上天给众生开得一个公共道场。”
见利思义 先秦 孔子《论语 宪问》:“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矢死不二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鸦头》:“瑥得鸦头,横施楚惊。既北绽,又欲夺其志,女矢死不二,因囚置之。”
请骸骨 西汉·司马迁《史记·陈丞相世家》:“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请骸骨归!”
广夏细旃 语出《汉书·王吉传》:“广夏之下,细旃之上,明师在前,劝诵在后。”颜师古注:“广夏,大屋也。旃,与氈同。”
刘毅答诏 《晋书 刘毅传》:“帝大笑曰:‘桓灵之世,不闻此言。今有直臣,故不同也。’”
只手空拳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三回:“此时只手空拳,如何抵挡。”
秋高气肃 宋 张抡《醉落魄 咏秋》词之四:“秋高气肃,西风又拂盈盈菊。”
另开生面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九十一回:“今日行这酒令,已是独出心裁,另开生面。”
格杀不论 《后汉书·刘盆子传》:“皆可格杀。”
怙终不悔 《续资治通鉴·宋神宗元丰二年》:“御史中丞李定言:知湖州苏轼……怙终不悔,狂悖之语日闻。”
穷亡解沮
朱盘玉敦 《周礼 天官 玉府》:“若合诸侯,则共珠盘玉敦。”
奉如圭臬 冯玉祥《我的生活》第22章:“我治军向来注重养廉养耻,‘扬善于公厅,归过于私室’的明教奉如圭臬。”
三番四覆 清·敖英《彩雪亭杂言·邝子元》:“或事到跟前,可以顺应,却乃畏首畏尾,三番四覆,犹豫不决。”
突梯滑稽 战国·楚·屈原《卜居》:“将突梯滑稽,如脂如韦,以洁楹乎。”
笔诛墨伐
廉顽立懦 语出《孟子·万章下》:“故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
漫天塞地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108回:“素臣喊叫如雷,跳跃如虎,人人辟易,便直冲而出,却见漫天塞地,都是民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