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坟五典的成语故事

拼音sān fén wǔ diǎn
基本解释相传为我国最早的古籍。
出处《左传·昭公十二年》:“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
暂未找到成语三坟五典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三坟五典)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三十而立 | 先秦 孔子《论语 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 |
披肝沥胆 | 唐 刘贲《应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策》:“或有以系危之机,兆存亡之变者,臣清披肝沥胆,为陛下别白而重言之。” |
一览无余 |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言语》:“江左地促,不如中国,若使阡陌条畅,则一览而尽,故纡余委曲,若不可测。” |
浮石沉木 | 汉·陆贾《新语·辨惑》:“夫众口之毁誉,浮石沉木,群邪所抑,以直为曲。” |
简捷了当 | 鲁迅《三闲集 书籍和财色》:“然而将麻雀牌送给世界,且以此自豪的人民,对于这样简捷了当,没有意外之利的办法,是终于耐不下去的。” |
兵强则灭 | 《列子 黄帝》:“老聃曰:‘兵强则灭,木强则折。’”按今本《老子》作“兵强则不胜,木强则兵。” |
浅见寡闻 | 《史记·五帝本纪赞》:“非好学深思,心知其意,固难为浅见寡闻道也。” |
好心不得好报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八回:“好意叫他洗脚,颠倒嫌冷嫌热,却不是好心不得好报!” |
稂不稂莠不莠 |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二回:“人生世上,难得的是这碗现成饭,只管‘稂不稂莠不莠’的到几时。” |
崤函之固 | 汉·贾谊《过秦论》:“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 |
反躬自问 | 西汉 戴圣《礼记 乐记》:“好恶无节于内,知诱于外,不能反躬,天理灭矣。” |
顶名冒姓 | 《儒林外史》第四五回:“恐系外乡光棍,顶名冒姓。” |
足上首下 | 东汉·班固《汉书·贾谊传》:“足反居上,首顾居下,倒县如此,犹为国有人乎?” |
一钱如命 | 清 钱泳《履园丛话 报应 刻薄》:“其治家也,事事亲裁,不经奴婢,而一钱如命,恐人侵蚀,不利于己也。” |
神使鬼差 | 艾煊《大江风雷》第四部:“‘真是神使鬼差。’他轻声咕哝了一句。” |
镜圆璧合 | 清·陈瑞生《再生缘》第72回:“乞万岁开一线之恩,赐归皇甫,俾使患难婚姻遂得镜圆璧合。” |
波属云委 | 《宋书 谢灵运传论》:“自建武暨乎义熙,历载将百,虽缀响联辞,波属云委,莫不寄言上德,托意玄珠。” |
一钱不值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魏其武安侯列传》:“生平毁程不识不直一钱,今日长者为寿,乃效女儿咕嗫耳语。” |
冷锅里爆豆 | 林斤澜《满城飞花》:“沉默了仿佛一个黑夜,冷锅里爆豆般说道:‘我不上学了。’” |
恩重泰山 | 宋·刘攽《彭城集·次韵孙少述二首》:“君思重泰山,未有毫发酬。” |
扁担脱,两头虚 | 元·无名氏《合同文字》:“我将这合同一纸慌忙付,倒着俺做了扁担脱,两头虚。” |
拱手让人 |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41回:“明知众寡不敌,守不住这个青岛,但若拱手让人,殊不甘心。” |
甘苦与共 | 西汉·刘向《战国策·燕策一》:“燕王吊死问生,与百姓同其甘苦。” |
胡吹海摔 | |
分茅锡土 | 清·李渔《玉搔头飞舸》:“只要你忙上紧赶得那人近至尊,便是分茅锡土也非吾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