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不离婆的成语故事


公不离婆

拼音gōng bù lí pó

基本解释老公不离开老婆。形容关系密切。

出处孙锦标《通俗常言疏证·什物》:“《合纵记》剧:自古道:‘公不离婆,秤不离砣。’《梦笔生花弦索乐府》:‘水不离波,秤不离砣。’”


暂未找到成语公不离婆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公不离婆)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翻箱倒柜 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翻箱倒笼,满屋寻一个遍,那有些影儿。”
神出鬼入 《淮南子 兵略训》:“善者之动也,神出而鬼行。”
一目了然 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137卷:“见得道理透后,从高视下,一目了然。”
城狐社鼠 《晋书 谢鲲传》:“对曰:‘隗诚始祸,然城狐社鼠也。’”
雪肤花貌 唐·白居易《长恨歌》:“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
芝兰之室 汉·戴德《大戴礼》:“与君子游,苾乎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则与之化矣。”《孔子家语·六本》:“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
留得青山在,依旧有柴烧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十二回:“身子是根本,俗语说的:‘留得青山在,依旧有柴烧。’”
麻痹不仁 明 李贽《寄答留都书》:“今但以仁体称兄,恐合邑士大夫皆以为我麻痹不仁之人矣。”
片善小才 《陈书·陆瑜传》:“吾识览虽局,未曾以言议假人,至于片善小才,特用嗟赏。”
龟龄鹤算 宋·侯寘《水调歌头·为郑子礼提刑寿》词:“坐享龟龄鹤算,稳佩金鱼玉带,常近赭黄袍。”
借水行舟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46回:“我家老爷是个清官,并无许多银两,又说小人借水行舟,希图这三百两银子,将我打了二十板子。”
消愁破闷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回:“但观其事迹原委,亦可消愁破闷。”
颐神养气 金·马钰《满庭芳》词:“蓬头垢面,秘奥埋名。颐神养气忘形。”
六尺之托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明帝纪》:“并可以受六尺之托,临大节而不挠。”
郑卫之声 汉·刘向《新序·杂事》:“寡人今日听郑卫之声,呕吟感伤,扬激楚之遗风。”
碧瓦朱檐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74回:“雕梁画栋,碧瓦朱檐。”
比物丑类 《礼记 学记》:“古之学者,比物丑类。”郑玄注:“以事相况而为之。丑,犹比也。”
花下晒裈 唐·李商隐《杂纂·杀风景》:“花下晒裈。”
履机乘变 唐·韦应物《弹棋歌》:“履机乘变安可当,置之死地翻取强。”
红颜绿鬓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七回:“但见它虽则随常装束,却是红颜绿鬓,俏丽动人。”
卓著成效 梁启超《王荆公传》第十章:“则知当时青苗法,实卓著成效,而民之涵濡其泽者既久,虽欲强没其美而有所不可得也。”
无迹可求 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辩》:“盛唐诸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
弥山遍野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八卷:“忽然山谷之中,金鼓之声四起,蛮兵弥山遍野而来。”
汹涌淜湃 清·薛福成《出使四国日记·光绪十六年八月三十日》:“荷兰之来因河、马斯河,美之密昔西比等河汹涌淜湃,从前濒年泛决。”
扇枕温衾 明·高濂《玉簪记·擢第》:“扇枕温衾,番做个倚门倚闾;不孝儿,逆天罪,难饶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