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人之材的成语故事

拼音jiān rén zhī cái
基本解释兼人:胜过人;材:通“才”,才能。超出一般人的才能。形容人能力强。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48回:“一天到晚,忙了东又忙西,就是有兼人之材,恐怕亦办不了。”
暂未找到成语兼人之材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兼人之材)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杀人不眨眼 |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第11卷:“汝不闻杀人不眨眼将军乎?” |
玩世不恭 | 明 李开先《雪蓑道人传》:“醉后高歌起舞,更有风韵,只是玩世不恭,人难亲近耳。” |
始作俑者 | 先秦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上》:“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
高人一等 | 明 归有光《与沈敬甫七首》:“钦甫云:更似高人一筹也。” |
胶柱调瑟 | 《文子·五·道德》:“老子曰:‘执一世之法籍,以非传代之俗,譬犹胶柱调瑟。’” |
一沐三握发 | 汉·王充《论衡·书解》:“周公一沐三握发,为周攻法制而周道不弊。” |
尻轮神马 | 元 刘壎《隐居通议 骈俪三》:“尻轮神马,偏从尘外遨游。” |
捶胸顿脚 | 《儿女英雄传》第十九回:“[何玉凤]拍着那棺材,捶胸顿脚,放声大哭。这场哭直哭得那铁佛伤心,石人落泪。” |
休戚相关 | 宋 陈亮《送陈给事去国启》:“眷此设心,无非体国;然用舍之际,休戚相关。” |
官卑职小 | 明·冯梦龙《古今小说·沈小霞相会出师表》:“我想来嵩父子之恶,神人怨怒,只因朝廷宠信甚固,我官卑职小,言而无益。” |
言行相诡 | 《吕氏春秋·淫辞》:“言行相诡,不祥莫大焉。” |
娉娉袅袅 | 唐·杜牧《赠别二首》:“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
翻衾倒枕 | 清·陈瑞生《再生缘》第43回:“翻衾倒枕全无定,急得个,睡不多时又起身。” |
铁树花开 | 明·王济《君子堂日询手镜》:“吴浙间尝有俗谚云见事难成,则云须铁树花开。”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五戒禅师私红莲记》:“铁树花开千载易,坠落阿鼻耍出难。” |
养虎自遗患 | 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楚兵罢食尽,此天亡楚之时也,不如因其机而遂取之。今释弗击,此所谓‘养虎自遗患’也。” |
握拳透掌 | 《晋书·卞壶传》:“其后盗发壶墓,尸僵,鬓发苍白,面如生,两手悉拳,爪甲穿达手背。” |
付之一笑 | 宋 吴曾《能改斋漫录 辨误三》:“以此知《义海》、《西清》寡陋,而妄为之说,可付之一笑。” |
粗具梗概 |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14篇:“惟文笔则远不逮,词不达意,粗具梗概而已。” |
敲髓洒膏 |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六》:“其最为民害者,一曰吏,一曰役,一曰官之亲属,一曰官之仆隶,是四种人……怙势作威,足使人敲髓洒膏,吞声泣血。” |
死有余罪 | 东汉·班固《汉书·平当传》:“吾居大位,已负素餐之责矣,起受侯印,还卧而死,死有余罪。” |
有首有尾 | 宋·朱熹《朱子全书·论语四·公冶长》:“做得一章有头有尾,与今日学者有头无尾底不同。” |
剪发被褐 | 唐·李公佐《谢小娥传》:“里中豪族争求聘,娥誓心不嫁。遂剪发被褐,访道于牛头山。” |
纵目远望 | 唐·杜甫《登充州城楼》诗:“东郡趋庭日,南楼纵目初。” |
连枝并头 | 明·孙仁孺《东郭记·一妾》:“这一桩婚媾与卿卿可正是连枝并头。” |
铢累寸积 | 宋·朱 熹《朱子语类·朱子一 》:“扬某自十四五岁时,便觉得这物事是好底物事,心便爱了。某不敢自昧,实以铢累寸积而得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