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如激丹的成语故事


唇如激丹

拼音chún rú jī dān

基本解释激丹:鲜明的红色。形容嘴唇红润。

出处战国·宋·庄周《庄子·盗跖》:“今将军兼此三者,身长八尺二寸,面目有光,唇如激丹,齿如齐贝,音中黄钟,而名曰盗跖。”


暂未找到成语唇如激丹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唇如激丹)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听微决疑 《鹖冠子·天则》:“圣王者有听微决疑之道,能屏谗权实。”
大书特书 唐 韩愈《答元侍御书》:“而足下年尚强,嗣德有继,将大书特书,屡书不一书而已也。”
方寸不乱 唐·吕温《凌烟阁勋臣赞·屈突蒋公通》:“……徇日,方寸不乱。”
井渫莫食 汉·王粲《登楼赋》:“惧匏瓜之徒悬兮,畏井渫之莫食。”
肉颤心惊 《三国演义》第九回:“吾近日肉颤心惊,恐非吉兆。”
宽宏大度 宋 张齐贤《洛阳搢绅旧闻记 安中令大度》:“中令宽宏大度,不妄喜怒。”
天昏地惨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21回:“只见天昏地惨,东西南北,茫然不辨。”
轻饶素放 元·李文蔚《燕青博鱼》第一折:“俺哥哥若有些好歹,我不道的轻饶素放了你也。”
十发十中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陈敬璞传》:“宠善弩射,十发十中,中皆同死。”
死心眼儿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70回:“难道天下没有一样的风筝,单他有这个不成?二爷也死心眼儿了!”
忍俊不住 邹韬奋《萍踪寄语》二:“张君幽默健谈,追述去年和他的夫人往甘肃时途中遇盗情形,令人忍俊不住。”
急先锋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十三回:“为是他性急,撮盐入火,为国家面上,只要争气,当先厮杀,以此人都叫他做急先锋。”
黯然无色 清 郑燮《题画竹》:“昔东坡居士作枯木竹石,使有枯木石而无竹,则黯然无色矣。”
习焉不觉 清·沈德潜《学诗晬语》下卷:“改漫为熳,不知起于何时?焉乌成马,习焉不觉,殊可怪也。”
嘲风弄月 唐·白居易《将归渭村先寄舍弟》诗:“咏月嘲风先要减,登山临水亦宜稀。”
咋舌不下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马援传》:“岂有知其无成,而但萎腲咋舌,叉手从族乎?”
玩弄词藻
蔽聪塞明 鲁迅《且介亭杂文 病后杂谈》:“二是对于现实要‘蔽聪塞明’,麻木冷静,不受感触。”
朝益暮习 春秋·齐·管仲《管仲·弟子职》:“朝益暮习。”
羽翮已就 西汉·司马迁《史记·留侯世家》:“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翮已就,横绝四海。”
软语温言 周立波《山乡巨变》上十四:“每逢女儿挨了爸爸骂,陈妈总要软语温言,劝慰几句,生怕她受了委屈。”
隐鳞戢羽 清·钱谦益《<徐子能集>序》:“古之文人才士,当其隐鳞戢羽,名闻未彰,必有文章钜公,以片言只字定其声价。”
朝荣夕灭 《晋书·王沈传》:“朝荣夕灭,旦飞暮沉。”
风栉雨沐 《元史·礼乐志》:“相我祖宗,风栉雨沐。”
舍实听声 汉·王符《潜夫论·实贡》:“周显拘时,故苏秦;燕哙利虚誉,故让子之;皆舍实听声,呕哇之过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