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名虚利的成语故事


浮名虚利

拼音fú míng xū lì

基本解释浮名:虚有的名声。虚利:空有的利益。形容名利是空虚的东西。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87回:“若肯要灰心学道,可致神仙,何苦要碌碌尘埃,甘为浮名虚利所驱逐也。”


暂未找到成语浮名虚利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浮名虚利)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翻箱倒柜 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翻箱倒笼,满屋寻一个遍,那有些影儿。”
敌国外患 《孟子·告子下》:“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林林总总 唐 柳宗元《贞符》:“惟人之初,总总而生,林林而群。”
妙手空空 清 和邦额《夜谭随录 玉公子》:“昨有妙手空空,伏兄卧室,窥伺久矣。”
舌敝唇枯 孙中山《<民报>发刊词》:“近时志士,舌敝唇枯,惟企强中国以比欧美。”
恩断义绝 元 马致远《马丹阳》:“咱两个恩断义绝,花残月缺,再谁恋锦帐罗帏?”
敢怨而不敢言 宋 邓牧《伯牙琴 吏道》:“吏无避忌,白昼肆行,使天下敢怨而不敢言,敢怒而不敢诛。”
坏人心术 明·朱之瑜《朱舜水集·答安东守约问八条(其一)》:“若真能学者,如明镜在悬,凡物之来,妍媸立辨,岂为彼物所移,何能坏人心术?”
灵心慧齿 清·程羽文《鸳鸯牒》:“蔡文姬灵心慧齿,辱迹穹庐。”
恨入心髓 明·沈德符《野获编·西北水田》:“是后中原士夫,深为子孙忧,恨入心髓,牢不可破。”
慧业文人 《宋书 谢灵运传》:“得道应须慧业文人,生天当在灵运前,成佛必在灵运后。”
羿射九日 汉·刘安《淮南子》
驴头不对马嘴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52回:“陈正公听了这些话,驴头不对马嘴,急了一身的臭汗。”
闻雷失箸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是时曹公从容谓先主曰:‘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先主方食,失匕箸。”
旷世奇才 明 屠隆《彩毫记 祖饯都门》:“李公旷世奇才,正宜匡扶社稷。”
前合后偃 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三折:“则被这枷纽的我左侧右偏,人拥的我前合后偃。”
分香卖履 晋 陆机《吊魏武帝文》序:“余香可分与诸夫人。诸舍中无为,学作履组卖也。”
和隋之珍 汉·班固《答宾戏》:“先贱而后贵者,和隋之珍也。”
玉碎花消
狗追耗子 周立波《暴风雨》第一部九:“你狗追耗子,管啥闲事?”
宵旰焦劳 《明史 章懋传》:“此下陛下宵旰焦劳,两宫母后同忧天下之日。”
花下晒裈 唐·李商隐《杂纂·杀风景》:“花下晒裈。”
江山之异 《晋书·王导传》:“周凯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举目有江山之异。’”
搜肠润吻 唐 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
鼓角相闻 毛泽东《西江月·井冈山》:“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