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首有尾的成语故事

拼音yǒu shǒu yǒu wěi
基本解释首:头。有开头,有结尾。做事能坚持到底。指故事或文章结构完整。
出处宋·朱熹《朱子全书·论语四·公冶长》:“做得一章有头有尾,与今日学者有头无尾底不同。”
暂未找到成语有首有尾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有首有尾)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叫苦不迭 | 《大宋宣和遗事 亨集》:“徽宗叫苦不迭,向外榻上忽然惊觉来,吓得浑身冷汗。” |
藕断丝联 | 宋 黄机《满庭芳 时欲之宫永兴》词:“人道郴阳无雁,奈情钟,藕断丝联。” |
老当益壮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马援传》:“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
布衣韦带 | 东汉 班固《汉书 贾山传》:“布衣韦带之士,修身于内,成名于外,而使后世不绝息。” |
首尾狼狈 | 《晋书·刘琨传》:“自守则稽聪之诛,进讨则勒袭其后,进退维谷,首尾狼狈。” |
乐不思蜀 | 晋 习凿齿《汉晋春秋》:“王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 |
多文强记 | 《荀子 解蔽》:“博闻强志,不合王制,君子贱之。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天台韶国师法嗣》:“杭州九曲观音院庆祥禅师,余杭人也,辩才冠众,多闻强记,时天台人推为杰出。” |
联篇累牍 | 清 俞蛟《潮嘉风月记 丽品》:“友人周海庐与之昵,赠以诗,不啻联篇累牍。” |
肉山脯林 | 晋 皇甫谧《帝王世纪 夏》:“以人架车,肉山脯林,以酒为池,一鼓而牛饮者三千余人。” |
风流雅事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23回:“命探春依次抄录妥协,自己编次,叙其优劣,又命在大观园勒石,为千古风流雅事。” |
定心丸 | 冯志《敌后武工队》第21章:“于是像吃了副定心丸,立刻由惊恐转为坦然。” |
没齿难忘 | 明 无名氏《四贤记 出家》:“修行报德,慨从我志,没齿难忘。” |
水火不避 |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35卷:“若有驱使,奋勇直前,水火不避。” |
改弦易调 | 《隋书·梁彥光传》:“请复为相州,改弦易调,庶有以变其风俗,上答隆恩。” |
三战三北 | 《国语·吴语》:“吴师大北。越之左军右军,乃遂涉而从之,又大败天没。又郊败之。三战三北,乃至于吴。” |
虎踞鲸吞 |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九回:“诸将皆来动问,尽皆愕然相顾曰:‘江北百万之众,虎踞鲸吞。不争都督如此,倘曹兵一至,如之奈何?’” |
先意承旨 | 《韩非子·八奸》:“此人主未命而唯唯,未使而诺诺,先意承旨,观貌察色,以先主心者也。”《礼记·祭义》:“君子之所为孝者,先意承志,谕父母于道。” |
奉命承教 | 西汉·刘向《战国策·燕策》:“臣自以为奉命承教,可以幸无罪矣,故受命而不辞。” |
杀敌致果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宣公二年》:“杀敌为果,致果为毅。” |
欺罔视听 | 《南史·朱异传》:“贪财冒贿,欺罔视听。” |
高人一着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56回:“这两人会托外国人递条子,他的见解已经高人一着。” |
穷年屡月 | 郭沫若《今昔集·论古代文学》:“这个斗争非常剧烈,从甲骨文上可以看到穷年屡月的大战。” |
正身率下 | 汉 荀悦《汉纪 武帝纪三》:“仲舒正身率下,所居而治。” |
强文假醋 | 元·刘君锡《来生债》第二折:“有一等寒俭的泛泛之徒,他出来的不诚心,无实行,一个个强文假醋。” |
谈言微中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滑稽列传序》:“谈言微中,亦可以解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