躬逢盛事的成语故事


躬逢盛事

拼音gōng féng shèng shì

基本解释躬:亲自,亲身;逢:赶上;盛:盛况。指亲身参加了那个盛会或盛举。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8回:“躬逢盛事,岂可当面错过?”


暂未找到成语躬逢盛事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躬逢盛事)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无计可施 元 无名氏《施仁义刘弘嫁婢》第三折:“使小圣展转彷徨,无计可施。”
功成行满 元·岳伯川《铁拐李》楔子:“等他功成行满,贫道再去点化他。”
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南齐书·刘悛传》:“后悛从驾登蒋山,上数叹曰:‘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顾谓悛曰:‘此况卿也。’”
异口同声 晋 葛洪《抱朴子 道意》:“左右小人,并云不可,阻之者众,本无至心,而谏怖者,异口同声。”
枯木死灰 庄周《庄子 齐物论》:“形固可使如枯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
丁宁周至 晋·陈寿《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论者或怪亮文采不艳,而过于丁宁周至。”
冷语冰人 宋·曾造《类说·〈外史梼杌〉》:“潘柱迎,孟蜀时,以财结权要,或戒之,乃日:‘非是求愿,不欲以冷语冰人耳。’”
耆年硕德 郑观应《盛世危言·海防》:“当今王大臣耆年硕德,虽不乏人,求其能深知水军事务,胆识俱优者,恐难其选。”
一点灵犀 唐·李商隐《无题》诗:“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头昏眼花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3卷:“一气气得头昏眼花,饮食多绝了。”
捶胸顿脚 《儿女英雄传》第十九回:“[何玉凤]拍着那棺材,捶胸顿脚,放声大哭。这场哭直哭得那铁佛伤心,石人落泪。”
点头哈腰 老舍《四世同堂》三四:“比他穷的人,知道他既是钱狠子,手脚又厉害,都只向他点头哈腰的敬而远之。”
如获至珍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80回:“那薛蟠得了宝蟾,如获至珍,一概都置之不顾。”
逢山开路,遇水叠桥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50回:“军旅逢山开路,遇水叠桥,岂有泥泞不堪行之理!”
大慝巨奸 明·文秉《先拨志始》下卷:“大慝巨奸,或燕处于园亭,或潜藏于京邸,奥援有灵,朝廷无法。”
大有希望 曾朴《孽海花》第五回:“我想他觉得坏,只怕倒合了那些大考官的胃口,倒大有希望哩!”
死皮赖脸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24回:“还亏是我呢,要是别的,死皮赖脸的三日两头儿来缠舅舅,要三升米两升豆子的,舅舅也就没有法儿呢。”
麻痹不仁 明 李贽《寄答留都书》:“今但以仁体称兄,恐合邑士大夫皆以为我麻痹不仁之人矣。”
道三不着两 明·胡文焕《群音类选·苏王文<桂枝香>》:“道三不着两,四下乱倡扬,取得经来唐三藏,再莫管他人瓦上霜。”
七口八嘴 鲁迅《坟·我之节烈观》:“既不羞自己怯弱无能,也不提暴徒如何惩办,只是七口八嘴,议论他死了没有,受污没有,死了如何好,活着如何不好。”
桑间之音 战国·卫·吕不韦《吕氏春秋·音初》:“世浊则礼烦而乐淫,郑卫之声,桑间之音,此乱国之所好,衰德之所说。”
血染沙场 明·无名氏《杨家将演义》卷二:“设将军等今日不来,吾辈血染沙场早矣。”
求贤如渴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周举传》:“昔在前世,求贤如渴。”
酒绿灯红 清 李斗《扬州画舫录 小秦淮录》:“酒绿灯红绀碧花,江乡此会最高华。”
严于律已 宋 陈亮《谢曾察院启》:“严于律己,出而见之事功;心乎爱民,动必关夫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