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义道德的成语故事


仁义道德

拼音rén yì dào dé

基本解释泛指旧时鼓吹的道德规范。

出处唐·韩愈《原道》:“后之人,其欲闻仁义道德之说,孰从而听之。”


暂未找到成语仁义道德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仁义道德)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尽人皆知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51回:“老少男女,俗语口头,人人皆知皆说的。”
本乡本土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00回:“就是本乡本土的人,除非不做官还使得,要是做官的,谁保的住总在一处?”
鹦鹉学舌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越州大殊慧海和尚》:“如鹦鹉只学人言,不得人意。经传佛意,不得佛意而但诵,是学语人,所以不许。”
质疑问难 清 徐枋《与曾青藜书》:“此既古人之所有取,亦友朋质疑问难之一乐也。”
不是冤家不聚头 《京本通俗小说 西山一窟鬼》:“这个不是冤家不聚会。好教官人得知,却有一头好亲在这里。”
脸红耳热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91回:“听得老太太说完了,越觉得脸红耳热,连忙跪下道:‘老太太息怒。这都是媳妇一时偏执,惹出老太太气来。’”
神经错乱 冰心《寄小读者》:“一刹那烦我神经错乱的俯将下去,拿着手里的书轻轻的将他盖上。”
千了百了
世掌丝纶 《礼记·缁衣》:“王言如丝,其出如纶。”
遗风古道 清 元祚《从安节宓草昆仲乞写鹤舟图》诗:“水田茆屋莫愁村,别有遗风古道存。”
平步青霄 元·金仁杰《追韩信》第一折:“有一日平步青霄,不信鸿鹄同燕雀。”
学不沾洽 晋·陈寿《三国志·蜀志·许慈传》:“虽学不沾洽,然卓荦强识。”
清风两袖 元·陈基《次韵吴江道中》诗:“两袖清风身欲飘,杖藜随月步长桥。”
金友玉昆 北朝 北魏 崔鸿《十六国春秋 前凉 辛攀》:“辛攀,字怀远,陇西狄道人也……兄鉴旷,弟宝迅,皆以才识著名。秦雍为之谚曰:‘三龙一门,金友玉昆。’”
自业自得 《正法念经》:“自业自得果,众生皆如是。”
掠人之美 宋 王楙《野客丛书 龚张对上无隐》:“异时,汤见上,曰:‘前奏非俗吏所及,谁为之者?’汤以宽对,不掠人之美以自耀。”
计尽力穷 《周书 韦孝宽传》:“齐人历年赴救,丧败而反,内离外叛,计尽力穷。”
映月读书 《南史 江泌传》:“泌少贫,昼日斫屧为业,夜读书随月光,光斜则握卷升屋,睡极堕地则更登。”
刨根究底 《收获》1981年第4期:“我从来不喜欢打听姑娘们的事,也懒得为此去刨根究底。”
过屠门而大嚼 汉 桓谭《新论》:“人闻长安乐,则出门而西向笑;知肉美味,则对屠门而大嚼。”
不知所错 《管子·七臣七主》:“振主喜怒无度,严诛列赦,臣下振怒,不知所错,则人反其故。”
适情率意 晋·葛洪《抱朴子·行品》:“适情率意,旁若无人。”
用钱如水 宋·梅尧臣《观拽龙舟怀裴宋韩李》诗:“用钱如水赠舞儿,却入上苑看斗鸡。”
叠见层出 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艺·摘句图》:“至于清词丽句,叠见层出。”
攒三集五 冰心《寄小读者》十一:“忆起昨夜那些小孩子,接过礼物,攒三集五,聚精凝神,一层层打开包裹的光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