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锥刺股的成语故事


引锥刺股

拼音yǐn zhuī cì gǔ

基本解释锥:锥子;股:大腿。晚间读书时想睡觉,就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以保持清醒。形容学习勤奋刻苦。

出处《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


引锥刺股的典故

战国时期,著名纵横家苏秦到秦国游说他的纵横学说,被秦王拒绝。他失败以后,为博取功名就发愤读书,每天读书到深夜,每当要打瞌睡时,他就用铁锥子刺一下大腿来提神,时间一长,他考取功名,当上了六国的宰相联合抗秦。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引锥刺股)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难能可贵 宋 苏轼《荀卿论》:“子路之勇,子贡之辩,冉有之智,此三子者,皆天下之所谓难能而可贵者也。”
全其首领 汉·杨恽《极孙会宗书》:“自以夷灭不足以塞责,岂得全其首领,复奉先人之丘墓乎?”
歪心邪意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20回:“你总不听我的话,倒叫这些人教的歪心邪意,狐媚魇道的。”
丘山之功 汉·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故乃建秋山之功,享不訾之禄。”
光可鉴人 《左传·昭公二十八年》:“昔有仍氏生女黰黑而基美,光可以鉴。”
拔赵易汉 见“拔赵帜易汉帜”。
威风八面 郭沫若《洪波曲》第七章:“鄙人面奉御旨,办理‘七七’周年纪念——有人早就这样替我宣传出去了——应该是威风八面的事。”
人欢马叫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四:“只听得外面喧嚷,似有人喊马嘶之声,渐渐近前堂来了。”
泱泱大风 《左传 襄公二十九年》:“为之歌《齐》,曰:'美哉,泱泱乎,大风也哉!表东海者,其大公乎!国未可量也。'”
争长黄池 晋·左思《吴都赋》:“胜强楚于柏举,栖劲越于会稽。阙沟乎商鲁,争长于黄池。”
尺蚓穿堤,能漂一邑 北齐·刘昼《刘子新论·慎隙》:“尺吲穿堤,能漂一邑;寸烟汇穴,致毁千室。”
青云得路 元·施君美《幽闺记·兄妹筹资》:“一跃过龙门,当此青云得路。”
乐山乐水 《论语·雍也》:“知者乐山,仁者乐水。”
杨花水性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四十三回:“不过瞿耐庵惧内得很,一直不敢接他上任。那爱珠又是堂子里出身,杨花水性。”
穴见小儒 清·江藩《汉学师承记》第六卷:“耳听小士,穴见小儒,不知五五之开方。”
弥天大祸 元 无名氏《盆儿鬼》:“这都是你不合自揽着这场弥天大祸。”
百结愁肠 宋 蒋兴祖女《减字木兰花 题雄州驿》词:“飞鸿过也,百结愁肠无昼夜。”
烟霏雾集 南朝·宋·鲍照《河清颂》序:“嘉祥累仍,福应尤盛……烟霏雾集,不可胜纪。”
咋舌不下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马援传》:“岂有知其无成,而但萎腲咋舌,叉手从族乎?”
积讹成蠹 唐 沈亚之《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策》:“京师,诸夏之本也,将以观理,而豪猾时逾检;太学,明教之源也,期于变风,而生徒多堕业;列郡在乎颁条,而干禁或未绝;又在乎按度,而淫巧或未格。俗恬风靡,积讹成蠹。”
随风转舵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98回:“眼见得城池也不济事了,各人自思,随风转舵。”
王八羔子 清·刘鹗《老残游记》第19回:“吴二浪子那个王八羔子,我们在牢里的时候,他同贾大妮子天天在一块儿。”
水碧山青 唐·刘禹锡《洛中逢韩七中丞之笑兴口号》:“骆驼桥上苹风起,鹦鹉杯中箸雨青,水碧山青知好处,开颜一笑问何人。”
侈丽闳衍 《汉书·艺文志》:“其后宋玉唐勒,汉兴,枚乘司马相如,下及扬子云,竞为侈丽闳衍之词,没其风谕之义。”
弃如弁髦 清·翟灏《通俗编·服饰》:“弃如弁髦,《左传·昭公九年》:‘岂如弁髦,而因以敝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