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麹藉糟的成语故事

拼音zhěn qū jiè zāo
基本解释枕着酒,垫着酒糟。谓嗜酒,醉酒。
暂未找到成语枕麹藉糟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枕麹藉糟)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化鸱为凤 | 语出《后汉书·循吏传·仇览》:“时考城令河内王涣,政尚严猛,闻览以德化人,署为主簿。谓览曰:‘主簿闻陈元之过,不罪而化之,得少鹰鹯之志邪?’览曰:‘以为鹰鹯不若鸾凤。’” |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 西汉 刘向《战国策 燕策二》:“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钳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 |
各种各样 | 朱自清《莱茵河》:“坐在轮船上两边看,那些古色古香各种各样的堡垒历历的从眼前过去。” |
浑俗和光 | 先秦 李耳《老子》:“挫其锐,解其忿;和其光,同其尘。” |
瞬息万变 | 宋 胡宏《题上封寺》:“风云万变一瞬息,红尘奔走真徒劳。” |
全心全意 | 茅盾《鼓吹集》:“体验生活的时候,就应该全心全意生活,把找题材的心思完全搁起来。” |
生寄死归 | 《淮南子·精神训》:“生:寄也;死:归也。” |
蛮烟瘴雨 | 宋 黄公度《眼儿媚 梅词和傅参议韵》词:“如今憔悴,蛮烟瘴雨,谁肯寻搜。” |
火到猪头烂,钱到公事办 |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十三:“自古道好:火到猪头烂,钱到公事办。凭你世间稀奇作怪的东西,有了钱,那一件做不出来。” |
打家劫盗 | 元·无名氏《杏林庄》第二折:“但凡打家劫盗,杀人夺财,都是俺两个当先。” |
雄心勃勃 | 茅盾《<子夜>新版后记》:“最初构思的时候,原也雄心勃勃,打算在我力所能及的广阔画面上把一些最典型的人物事态组织进去。” |
旁推侧引 | 梁斌《红旗谱》:“我旁推侧引地转着问了半天,他只说些革命的道理,不说出他们的根柢在什么地方。” |
高枕无事 | 宋·杨亿《论灵州事宜》:“度令分守边郡,贼迁可以计日成擒,朝廷可以高枕无事矣。” |
如意算盘 |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44回:“好便宜!你倒会打如意算盘!十三个半月工钱,只付三个月!你同我了事,我却不同你干休!” |
昭昭之宇 | 西汉·司马迁《淮南子·精神训》:“甘瞑于太霄之宅,而觉视于昭昭之宇。” |
巴巴急急 | 《古今小说 沉小官一鸟害七命》:“父子三人,正是衣不遮身,食不充口,巴巴急急,食不敷。” |
飘萍断梗 | 宋·周行己《再和文叔》:“契阔十年才道旧,问关千里又言旋。飘萍断梗无根柢,愁唤羸童理破鞯。” |
大奸似忠 | 宋·邵博《闻见后录》第23卷:“大奸似忠,外视朴野,中藏巧诈。” |
遗簪坠珥 | 宋·柳永《木兰花》词:“盈盈,斗草踏青。人艳冶、递逢迎。向路傍往往,遗簪坠珥,珠翠纵横。” |
龙门点额 |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四》:“《尔雅》曰:‘鳣,有也。’出巩穴三月,则上渡龙门,得渡为龙矣,否则点额而还。” |
舌干唇焦 | |
众口如一 | 明 沈德符《野获编 吏部一 都给事升转》:“而谓科臣但当内擢,其最不肖者间出一二人于外,则众口如一。” |
煮粥焚须 | 《新唐书 李勣传》:“性友爱,其姊病,尝自为粥而燎其须。” |
兴利剔弊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56回:“趁今日清静,大家商议两件兴利剔弊的事,也不枉太太委托一场。” |
愁肠殢酒 | 唐·韩偓《有亿》:“愁肠殢酒人千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