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武挂冠的成语故事

拼音shén wǔ guà guàn
基本解释南朝梁陶弘景“家贫,求宰县不遂。永明十年,脱朝服挂神武门,上表辞禄”。见《南史 隐逸传下 陶弘景》。后以“神武挂冠”指辞官隐居。
出处南朝梁陶弘景“家贫,求宰县不遂。永明十年,脱朝服挂神武门,上表辞禄”。见《南史·隐逸传下·陶弘景》。
神武挂冠的典故
南朝时期,梁国的陶弘景,自幼家贫,经过苦读而入仕,他没有当上大官,在一次求一个县官失败后,对官场的尔虞我诈十分厌倦,就于永明十年,他就脱下朝服挂在神武门,上表辞官。辞官后,他就隐居山林。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神武挂冠)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咄咄逼人 | 晋 卫铄《与释某书》:“卫有一弟子王逸少,甚能学卫真书,咄咄逼人。” |
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 | 毛泽东《实践论》:“‘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在技术不发达的古代只是一句空话,在技术发达的现代虽然可以实现这句话,……” |
果刑信赏 | |
佛头着粪 |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七:“崔相公入寺,见鸟雀于佛头上放粪,乃问师曰:‘鸟雀还有佛性也无?’师曰:‘有。’崔曰:‘为什么向佛头上放粪?’师曰:‘是伊为什么不向鹞子头上放?’” |
听见风就是雨 |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五回:“他们做都老爷的,听见风就是雨,皇上原许他风闻奏事,说错了又没有不是的。” |
风旋电掣 | 《六韬·王翼》:“奋威四人,主择材力,论兵革,风驰电掣,扫除妖魅。” |
求忠出孝 | 语本《后汉书·韦彪传》:“夫国以简贤为务,贤以孝行为首。孔子曰:‘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是以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 |
立身处世 | 晋 无名氏《沙弥十戒法并威仪序》:“夫乾坤覆载,以人为贵,立身处世,以礼仪为本。” |
贪墨成风 | 《左传·昭公十四年》:“贪以败官为墨。” |
遗患无穷 |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11章:“万一堵截不住,岂非功亏一篑,遗患无穷?” |
不堪视听 | 严复《论中国之阻力与离心力》:“其菲薄揶揄,不堪视听。” |
澄清天下 |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德行》:“陈仲举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登车揽辔,有澄清天下之志。” |
渴骥奔泉 | 《新唐书 徐浩传》:“尝书四十二幅屏,八体皆备,草隶尤工。世状其法曰:‘怒猊抉石,渴骥奔泉’云。” |
盲风暴雨 | 苏曼殊《遁迹记》:“尔时诸天昏暗,盲风暴雨,震荡川陆。” |
桃腮柳眼 | 朱自清《阿河》:“我再到韦君别墅的时候,水是绿绿的,桃腮柳眼,着意引人。” |
官官相为 | 元·关汉卿《蝴蝶梦》第二折:“你都官官相为倚亲属,更做道国戚皇族。” |
和隋之珍 | 汉·班固《答宾戏》:“先贱而后贵者,和隋之珍也。” |
瓦解冰泮 | 汉·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则七国之军,瓦解冰泮。” |
穷幽极微 |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102卷:“穷幽极微,至纤无际。” |
食不终味 | 三国·魏·曹植《释愁文》:“坐不安席,食不终味,遑遑汲汲,或憔或悴。” |
相女配夫 | 明 周楫《西湖二集 月下老错配本属前缘》:“窃以因材而笃,乃天道之常,相女配夫,实人事之正。” |
云趋鹜赴 | 清·魏源《淮北票盐志叙》:“夫票盐售价不及纲盐之半,而纲商岸悬课绌,票商云趋鹜赴者,何哉?” |
束身自修 | 《后汉书·卓茂传》:“[光武帝]乃下诏曰:‘前密令卓茂,束身自修,执节淳固,诚能为人所不能为。’” |
飞觥走斝 | 元·杨梓《豫让吞炭》第三折:“则为你诛夷了俺主公夺了天下,锯的他死尸骸做飞觥走斝。” |
乔妆改扮 | 清·无名氏《刘公案》第12回:“我今要到十里堡,乔妆改扮访民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