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饵虎口的成语故事


垂饵虎口

拼音chuí ěr hǔ kǒu

基本解释往虎口送食。比喻置身险地。

出处《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李陵提步卒不满五千,深践戎马之地,足历王庭,垂饵虎口。”张铣注:“垂饵,犹送食也。”


暂未找到成语垂饵虎口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垂饵虎口)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手足无措 先秦 孔子《论语 子路》:“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彼哉彼哉 春秋·鲁·孔丘《论语·宪问》:“问子西,曰:‘彼哉彼哉!’”
传三过四 石灵《捕蝗者》:“就是有那些不识好歹的人说几句闲言杂语,你在大爹面前,也该遮盖遮盖,怎么传三过四,又惹他老人家生气!”
士可杀不可辱 语出《礼记 儒行》:“儒有可亲而不可劫也,可近而不可迫也。可杀而不可辱也。”
沉吟未决 三国 魏 曹操《秋胡行》:“沉吟不决,遂上升天。
红不棱登
阖门百口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赵岐传》:“我北海孙宾石,阖门百口,势能相济。”
倾盆大雨 宋 苏轼《雨意》诗:“烟拥层恋云拥腰,倾盆大雨定明朝。”
人鼠之叹 西汉·司马迁《史记·李斯列传》:“于是李斯乃叹曰:‘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
不赏之功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阴侯列传》:“臣闻勇略震主者身危,而功盖天下者不赏。”
不知所出 《文选 宋玉<高唐赋>》:“卒愕异物,不知所出。”李善注:“不知所从来。”
前言不答后语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54回:“你们白想想,那些人都是管什么的,可是前言不答后语?”
方凿圆枘 战国·楚·宋玉《九辨》:“圆凿而方枘兮,吾固知其龃龉而难入。”
众流归海 唐 杜甫《长江》诗之二:“众流归海意,万国奉君心。”
口干舌燥 三国 魏 曹植《善哉行》:“来日大难,口燥唇干;今日相乐,皆当喜欢。”
倒因为果
决策千里 唐·杨炯《泸州都督王湛神道碑》:“萧相立功于万代,留侯决策千里。”
孔席墨突 《淮南子·修务训》:“孔子无黔突,墨子无暖席。”汉·班固《答宾戏》:“是以圣哲之治,栖栖遑遑,孔席不暖,墨突不黔。”
反听内视 《史记 商君列传》:“反听之谓聪,内视之谓明,自胜之谓强。《后汉书 王允传》:“夫内视反听,则忠臣竭诚;宽贤务能,则义士厉节。”
认死理儿 王朔《一点正经没有》:“不准备变,岿然不动认死理儿不管山下旌旗是否在望。”
宁我负人,毋人负我 曾朴《孽海花》第34回:“你不要拉我,宁我负人,毋人负我。我今天只好学曹孟德!”
烟云过眼 宋 苏轼《宝绘堂记》:“见可喜者,虽时复蓄之,然为人取去,亦不复惜也。譬之烟云之过眼,百鸟之感耳,岂不欣然接之,然去而不复念也。”
长安少年 明 宋濂《<杏庭摘稿>序》:“燕姬越女,巧自衒鬻于春风之前,冀长安少年,为之一顾。”
骤风急雨 宋 郭熙淳《林泉高致 画诀》:“夏山雨过,浓云欲雨,骤风急雨,又曰飘风急雨。”
神气自若 《晋书·庾亮传》:“冰神气自若,曰:‘是必虚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