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手成春的成语故事

拼音zhuó shǒu chéng chūn
基本解释著手:动手接触。指诗歌格调自然清新。后比喻医术高明。
出处唐·司空图《二十四诗品·自然》:“俯拾即是,不取诸邻,俱道适往,著手成春。如逢花开,如瞻岁新。”
暂未找到成语著手成春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著手成春)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鞠躬尽力,死而后已 | 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臣鞠躬尽力,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
眄视指使 | 西汉 刘向《战国策 燕策一》:“冯几据杖,眄视指使,则厮役之人至矣。” |
瑕不掩瑜 | 西汉 戴圣《礼记 聘义》:“瑕不揜瑜,瑜不揜瑕,忠也。” |
信誓旦旦 | 《诗经 卫风 氓》:“总角之宴,言笑晏宴,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
鱼帛狐声 | 《史记·陈涉世家》:“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閒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 |
迂回曲折 | 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打破‘围剿’的过程往往是迂回曲折的,不是径情直遂的。” |
动人心魄 |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24回:“那秦淮到了有月色的时候,越是夜色已深,更有那细吹细唱的船来,凄清委婉,动人心魄。” |
出处语默 | 语出《易·系辞上》:“君子之道,或出或处,或默或语。” |
不因不由 | 《金瓶梅词话》第四九回:“西门庆不因不由,信步走入里面观看。” |
累卵之危 | 汉 刘向《极谏用外戚封事》:“王氏与刘氏亦且不并立,如下有泰山之安,则上有累卵之危。” |
凡夫肉眼 | 《法华经》:“凡夫浅识,深著五欲。” 唐·玄奘译《赞弥勒四礼文》:“凡夫肉眼未曾识,为现千尺一金躯。” |
跃马弯弓 | 唐 韩愈《雉带箭》诗:“将军欲以巧伏人,盘马弯弓惜不发。” |
人涉卬否 | 《诗·邶风·匏有苦叶》:“招招舟子,人涉卬否。人涉卬否,卬须我友。”毛传:“卬,我也。”郑玄笺:“人皆涉,我友未至。我独待之而不涉。以言室家之道,非得所適贞女不行,非得礼义昏姻不成。” |
牛刀割鸡 | 汉 王充《论衡 自纪》:“牛刀割鸡,舒戟采葵。” |
兰质蕙心 | 唐·王勃《七夕赋》:“金声玉韵,蕙心兰质。” |
无源之水,无本之末 | |
风流云散 | 汉 王粲《赠蔡子笃》诗:“风流云散,一别如雨。” |
天人胜处 | 《魏书·释老志》:“云奉持之,则生天人胜处,云犯则坠鬼畜诸苦。” |
衔橛之变 | 东汉·班固《汉书·司马相如传》:“且夫道清而后行,中路而驰,犹时有衔橛之变。” |
至知不谋 | 战国·宋·庄周《庄子·庚桑楚》:“故曰,至礼有不人,至义不物,至知不谋,至仁无亲,至信辟全。” |
声名赫奕 | 宋·陆游《送襄阳郑帅唐老》诗:“声名赫奕动夫子,家世富贵连椒房。” |
口巧手拙 | |
顺风张帆 | 宋·朱熹《朱子语类》第十卷:“看文字,当如高舟我大艑,顺风张帆,一日千里,方得。” |
不堪言状 |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22回:“然而我在南京住了几时,官场上面的举动,也见了许多,竟有不堪言状的。” |
恍然自失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37卷:“程客恍然自失道:‘莫非是做梦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