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实失度的成语故事


虚实失度

拼音xū shí shī dù

基本解释失度:失调。虚与实失去平衡。

出处战国·郑·列御寇《列子·力命》:“一曰矫氏,二曰愈氏,三曰卢氏,诊其所疾,矫氏谓季梁曰:‘汝寒温不节,虚实失度。’”


暂未找到成语虚实失度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虚实失度)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纵横四海 《三国志通俗演义·青梅煮酒论英雄》:“得志则纵横四海。”
爱莫能助 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 王安石三难苏学士》:“荆公开言道:‘子瞻左迁黄州,乃圣上主意,老夫爱莫能助。’”
博识多通
当面错过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一回:“洪太尉道:‘我直如此有眼不识真师,当面错过!’”明 洪应明《菜根谭 闲适》:“一起便觉,一觉便转,此是转祸为福、起死回生的关头,切莫当面错过。”
乐昌破镜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24卷:“妾有乐昌破镜之忧,汝兄被缧绁缠身之苦,为虏所惊。”
内助之贤
名山胜川 《晋书 孙统传》:“居职不留心碎务,纵意游肆,名山胜川,靡不穷究。”
明火执杖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40回:“那借金银人,身贫无计,结成凶党,明火执杖,白日杀上我门。”
不问不闻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回:“所以这李纨虽青春丧偶,且居处于膏粱锦绣之中,竟如‘槁木死灰’一般,一概不问不闻,惟知侍亲养子。”
鹤骨霜髯 宋·苏轼《赠岭老人》诗:“鹤骨霜髯心已灰,青松合抱手亲栽。”
花遮柳掩 明·胡文焕《群音类选·窃符记·如姬窃符》:“花遮柳掩防人至,觅常山宝符。”
席地而坐 《旧五代史 李茂贞传》:“但御军整众,都无纪律,当食造庖厨,往往席地而坐。”
声名狼藉 西汉 司马迁《史记 蒙恬列传》:“以其君为不明,以是籍于诸侯。”唐 司马贞索隐:“言其恶声狼藉,布于诸国。”
鹰化为鸠,犹憎其眼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鹰化为鸠,至于识者犹憎其眼。”
混应滥应
暴腮龙门 《太平御览》卷四十引《辛氏三秦记》:“河津一名龙门,巨灵迹犹在,去长安九百里。江海大鱼洎集门下数千,不得上,上则为龙,故云暴腮龙门。”
钝学累功 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 文章》:“钝学累功,不妨精熟。”
蠹国耗民 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如是我闻一》:“彼募化亦谋食之一道,必以其不耕不织为蠹国耗民,彼不耕不织而蠹国耗民者,独僧尼耶?”
急景流年 宋·晏殊《殊玉词》:“急景流年都一瞬,往事前欢,未免萦方寸。”
渔阳鞞鼓 唐·白居易《长恨歌》:“渔阳鞞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多艺多才 《南史·梁纪下·敬帝》:“高祖固天攸纵,聪明稽古,道亚生知,学为博物,允文允武,多艺多才。”
蛛丝鼠迹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90回:“七绝一诗,拖起婚姻,有蛛丝鼠迹之妙。”
浩乎无际
五心六意 汉 焦赣《易林 睽之随》:“五心六意,歧道多怪,非君本志,生我恨悔。”
求三拜四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00回:“妈妈和二哥哥也算不得不尽心的了;花了银钱不算,自己还求三拜四的谋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