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革之声的成语故事


金革之声

拼音jīn gé zhī shēng

基本解释金革:兵器和铠甲。兵器与铠甲相撞击的声音。指战争。

出处唐·韩愈《上巳日燕太学听弹琴诗序》:“四方无斗争金革之声。”


暂未找到成语金革之声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金革之声)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饱食终日,无所事事 吕振羽《简明中国通史》第九章:“饱食终日,无所事事的地主阶级,品质却是最恶劣的。”
付之一炬 唐 杜牧《阿房宫赋》:“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随俗雅化
兔死狐悲,物伤其类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89回:“获曰:‘兔死狐悲,物伤其类’。吾与汝皆是各洞之主,往日无冤,何故害我?”
血光之灾 元 无名氏《盆儿鬼》楔子:“此卦洽谈室一百日内,有血光之灾,只怕躲不过去。”
搏牛之虻 《史记·项羽本纪》:“夫搏牛之(虻),不可以破虮虱。”
端端正正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93回:“李逵端端正正朝上拜了三拜,心中想道:‘阿也!少了一拜!’”
极深研几 《周易 系辞上》:“夫《易》,圣人之所以极深而研几也。”
豺狼之吻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注:“使百姓困于豺狼之吻,一夫有死,皆亮之罪。”
一笑千金 汉·崔骃《七依》:“回顾百万,一笑千金。”
奔轶绝尘 见“奔逸绝尘”。
论千论万 元 刘君锡《来生债》第二折:“爹家里论千论万满箱满柜无数的银子。”
公道总在人心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20回:“人家听了,也只有再三劝慰;说什么公道总在人心。”
贪小失大 战国 吕不韦《吕氏春秋 权勋》:“齐王怒曰:‘若残竖子之类,恶能给若金?’与燕人战,大败,达子死,齐王走莒。燕人逐北入国,相与争金于美唐甚多。此贪于小利以失大利者也。”
披肝露胆 《晋书·杜弢传》:“吾得披肝露胆,没身何恨!”
无千无万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十七回:“杨提辖,且住!你听我说:我在东京太师府里做奶公时,门下官军,见了无千无万,都向着我喏喏连声。”
禁攻寝兵 梁启超《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三章第二节:“以禁攻寝兵为务。”
羽翮已就 西汉·司马迁《史记·留侯世家》:“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翮已就,横绝四海。”
得不补失 《三国志·吴志·陆逊传》:“权遂征夷州,得不补失。”
巢焚原燎 《文选左思<魏都赋>》:“奸回内赑,翼翼京室,眈眈帝宇,巢焚原燎,变为煨烬,故荆棘旅庭也。”
监主自盗 《旧唐书 杨炎传》:“更召他吏绳之,曰:‘监主自盗,罪绞。’”
见义当为 元·马致远《荐福碑》第四折:“赵实见义当为,不行邪径,就加你为吉阳县令。”
逆理违天 明·胡文焕《群音类选·宝剑记·避难遇义》:“我存仁义,肯从他逆理违天。”
捐忿弃瑕 宋·苏轼《拟侯公说项羽辞》:“孤亦愿自今之日与君王捐忿弃瑕,继平昔之欢。”
责重山岳 南朝·梁·任后《为齐明帝让宣城郡公第一表》:“臣知不惬,物谁谓宜,但命轻鸿毛,责重山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