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存目击的成语故事

拼音dào cún mù jī
基本解释一个人具有深厚的道德修养,人们只需一接触便能感受得到。
出处庄周《庄子 田子方》:“子路曰:‘吾子欲见温伯雪子久矣,见之而不言,何邪?’仲尼曰:‘若夫人者,目击而道存矣,亦不可以容声矣。’”
暂未找到成语道存目击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道存目击)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压岁钱 | 清·曹雪芹《红楼梦》:“两府男妇小厮丫鬟亦按差役上中下行礼毕,散押岁钱、荷包、金银锞,摆上合欢宴来。” |
见危致命 | 春秋·鲁·孔丘《论语·子罕》:“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 |
谄上骄下 | 汉 扬雄《法言》:“上交不谄,下交不骄,则可以有为矣。” |
老古董 | 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84回:“要是老古董儿问起来呢,你就说我已回寺。” |
材疏志大 | 宋·陆游《大风登城诗》:“材疏志大不自量,西家东家笑我狂。” |
日以继夜 | 《国语 吴语》:“孤日夜相继,匍匐就君。” |
飞沙走石 | 唐 谷神子《博异志 吕乡筠》:“若人间吹之,飞沙走石,翔鸟坠地,走兽脑裂。” |
说说笑笑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一卷:“我们在海船里头不耐烦寂寞,若得兄去,在船中说说笑笑,有甚难过的日子?” |
日月入怀 |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容止》:“时人目夏侯太初朗朗如日月之入怀。” |
掇青拾紫 | 《歧路灯》第五二回:“况你颇有聪明,实指望掇青拾紫。我问你,至今功名何如?” |
上谄下渎 | 《易·系辞下》:“君子上交不谄,下交不渎。” |
看朱成碧 | 南朝 梁 王僧孺《夜愁》诗:“谁知心眼乱,看朱忽成碧。” |
昏镜重明 | 元 无名氏《神奴儿》第四折:“今日投至见大人,似那拨云见日,昏镜重明。” |
待时守分 | 元·关汉卿《裴度还带》第一折:“想咱人不得志呵,当以待时守分,何日是我那发迹的时节也呵!” |
迷离徜彷 | |
天道人事 | 《元史·谦希宪传》:“因为书与宋四川统制余玠,谕以天道人事,玠得书愧感自守,不敢复轻动。” |
高自位置 | 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姑妄听之二》:“狂生某者,性悖妄,诋訾今古,高自位置。” |
痌瘝在抱 | 《尚书·康诰》:“恫瘝乃身。” |
貌合形离 | 晋 葛洪《抱朴子 勤求》:“口亲心离,貌合形离。” |
月过中秋 | 明·朱权《冲漠子》第二折:“若遇那铅逢发处须当采,若是那月过中秋下手迟。” |
景星凤皇 | 唐韩愈《与少室李拾遗书》:“朝廷之士,引颈东望,若景星凤皇之始见也,争先睹之为快。” |
镂骨铭心 | 明 陆采《怀香记 夕阳亭议》:“真是镂骨铭心,没齿难泯。” |
趋之如鹜 | 清·袁枚《随园诗话》第11卷:“毕尚书宏奖风流,一时学士文人趋之如鹜。” |
祸出不测 |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梅圣俞》:“仁宗大怒,玉音甚厉,众恐祸出不测。” |
鸿轩凤翥 | 宋·范仲淹《滕公夫人刁氏墓志铭》:“而祠部君克承善志,鸿轩凤翥,有风采于朝廷。” |